我是誰

Wer Bin Ich?und wenn ja, wie viele?

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出版日期:2010 年09 月 03 日

 

為什麼一部哲學作品會盤踞《明鏡週刊》和亞馬遜網路書店銷售冠軍16週,在德國各大書店落地陳列,讀者人手一冊?

  這不是一部哲學史導論,也不是腦筋急轉彎的哲學入門;它以「人是什麼」的問題為起點,以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為工具,
  探討人的認知、倫理、信仰、自由和愛的意義,那些都是我們在生命裡終究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關於什麼是人生的意義,如果你問我的話,我的回答是: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讓你的好主意付諸實現,
  用生命來豐富每個日子,而不是用日子來堆砌生命。

  關於哲學思考與自我省思的著作不勝枚舉,但《我是誰?》卻與眾不同。
  因為過去從未有一本書能在同時提供自然科學的知識條件下,這麼全面性地帶領讀者去思考各種人生重大的哲學問題。作者以諧趣而優雅的筆調,用豐富淵博的知識,幫助我們在面對關於人的龐雜知識時,找到一條絕佳的小徑。

  本書橫跨了心理學、哲學、生物學、腦部科學等不同學科,為我們介紹它們當前的最新發展。如同一幅令人驚歎的拼圖,最後終於呈現出今日科學界眼中「人類」的完整樣貌,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種種迷惘與困惑時,終於看見了一座指引方向的燈塔。

全書共分三大部份,在此一一介紹如下:

  第一部「我能知道什麼?」

   作者介紹了對現代主義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的四位大師——生于一八三八年的物理學家恩斯特.馬赫(Ernst Mach)、生于一八四四年的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生于一八五二年的腦部學家聖地亞哥.卡哈爾(Santiago Cajal)以及生于一八五六年的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代的智慧結晶及其延伸知識,來說明我們的歷史經歷過的巨大變革,這四位新思想的先驅 之間只相隔十六年,而他們的對後世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第二部「我應該做什麼?」

  也就是探討倫理和道德的問題。人類 究竟為什麼能有道德地行事?善或惡到底何者更接近人的天性?諸如此類的問題也不再只有哲學可以提供解答。腦部研究、心理學和行為研究都已能夠,也應該提供 它們的專業看法。從墮胎和安樂死、基因科技和複製醫學、環境和動物倫理等等,一切都有規範、權衡、說服力或強或弱的論點作決定。它們對於哲學的討論和思考 來說,正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練習機會。

  第三部「我可以期望什麼?」

  討論的是大多數人一生中最關心的問題,比如幸福、自由、愛、上帝和人生的意義。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回答,卻又都如此重要,值得我們潛心思考。

  全書分為34章,每一章都有一個提問,作者刻意不預設答案,而是以這種方式不斷地引導讀者去思考。面對每個問題,作者使用各種貼近生活、充滿趣味的例子來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忍不住一直讀下去。

  關於人生的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但當你讀完本書,所有屬於你的答案,都將在你的心中清楚浮現。

本書特色

  融合哲學、心理學、物理學、生物學、大腦科學
  以輕鬆易讀的簡短章節、貼近生活的例子,來探討人生意義

作者簡介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

  哲學家、政論家、作家、媒體出版人。一九六四年出生於德國索林根市(Solingen)。一九九四年於科隆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後幾乎任職過德國各大報及電台,並擔任過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研究員。

   二○○○年榮獲生物醫學大傳獎。 創作有兩本小說、三本非文學類著作。其中他的童年回憶錄《列寧只來到盧登夏德》( Lenin kam nur bis L?denscheid)已拍成電影,另一本非文學類作品《愛情的哲學》銷售亦超過十五萬本(已由商周取得版權)。目前定居於科隆和盧森堡。

譯者簡介

錢俊宇

  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曾任台北德國學校中文教師、德國Witten/Herdecke大學漢語密集班講師、海德堡漢靈公司科隆地區特約中文教師等職。

  現職為科隆大學現代中文暨漢學系中文講師,同時兼任跨文化溝通訓練講師,各類筆譯、口譯等工作,即使身在國外,仍不忘為台灣的正體字文化貢獻心力。

名人推薦


  「當你閱讀這本書,就已經向幸福邁出了第一步。」──艾珂.海登萊希(德國知名文學評論家,媒體工作者)

  「若要成就一本 暢銷的哲學書,簡直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錯!這本書證明這個論調錯了:因為理察.大衛.普列希特的這本《我是誰?》,竟然可以擠下已經在《明鏡周刊》待 超過100週的旅遊暢銷書《我出去一下》!這位哲學家正炙手可熱。從來沒有一本哲學實用書可以像它一樣厲害!? ──德國知名報紙《漢堡晚報》

  「作者的知識非常廣博,他的博學造就了一本令哲學界引以為榮的入門書。」──林正弘(台大哲學系教授、現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知名作家 楊照、王浩威、知名文化評論家 南方朔、PC HOME ONLINE董事長 詹宏志 ──鄭重推薦

詳細資料

top
  • 叢書系列:Knowledge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推薦序

由具體到抽象 林正弘

  哲學是什 麼?有人說:「哲學把原本容易瞭解的道理說得令人不知所云,把原本就不易瞭解的變得更難瞭解。」這是對哲學的極大諷刺,但不全是誣蔑。哲學家會使用非常抽 象的語詞,使得概念模糊不清,也會舖陳繁瑣而曲折的論述,令人難以掌握要點。尼采曾說過:「思想深刻的人會設法儘量把話說清楚,而想要表現得很深刻的人, 則會故意含混其詞。」不管艱深難懂是否為哲學的「必要之惡」,一本介紹性的入門書理應儘量加以避免。

  普列希特這本《我是誰?》成功地避 免了艱深難懂的「必要之惡」或「不必要之惡」。這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極少使用哲學專門術語,也很少直接引用哲學著作。書中出現的科學術語遠超過哲學術語,所 引用的科學理論(包括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也遠多於哲學理論。但這並不表示它不是哲學書,而是一本科普書。作者是要借用哲學以外的知識來闡述哲學問題,介 紹重要的哲學學說。這樣的引介方法不但能夠使讀者對抽象的哲學學說有具體的瞭解,也較能充分體會哲學的功能。哲學問題本來就是從知識的追求及日常生活所引 發出來的。一個從未看過不公平、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的人,大概不會去想「正義」的問題,也不會對正義理論感到興趣。一個人在求知過程中若沒有遭遇任何困惑 (例如:需要做多少試驗,才可以讓H1N1的疫苗上市?為什麼需要如此數量的試驗?),大概很難體會歸納法或驗証理論為什麼必須証成。

   本書作者在引用科學知識來闡釋哲學問題及哲學學說的過程中,一方面詳細介紹相關的科學理論,充分呈現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但另一方面也清楚指出科學與哲 學的異同,科學知識並不能完全解決哲學問題。例如:他從當代腦生理學的知識,談到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並依據當代的知識加以批評。他一方面指出笛卡爾的哲 學思考,在腦生理學的發展過程中所做的貢獻,另一方面也指出腦生理學的研究成果,並不能完全回答「自我」及「意識」的哲學問題。

  本書對 所引用的科學理論及哲學學說都有詳細而清楚的解說,讀者不必有預備知識。它甚至會講述科學家及哲學家的生平、趣事及其主要貢獻。其中有些與所討論的問題相 干,有些不太相干,但會引起讀者的興趣,擴展讀者的見聞。例如:除了人類學家之外,大概很少人知道1974年在衣索比亞阿法爾三角洲發掘的那具南方猿猴骨 骸為何取名「露西(Lucy)」。作者告訴我們這原來跟披頭四的約翰.藍儂有關。這當然只是一樁茶餘飯後的趣聞,但有些趣事則與所討論的議題密切相關。例 如:羅爾斯年輕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從軍經驗,對他的政治哲學有深遠的影響。

  哲學家的學說通常會有基本的立場及架構。如果沒有掌握其學 說的整體系統,而只零碎地捕捉其對某些議題的看法,則很難充分理解其論述的基礎。作者在本書中雖然沒有充分解說各重要哲學學派或系統的內容,但對所提到的 重要哲學家,不但談到他們的生平,也會簡明扼要的介紹他們的學說。這有助於讀者瞭解各哲學議題之間的關係。

  哲學家為了清楚呈現哲學問 題,或為了論証的方便,往往會設想一些類似科幻小說或鬼怪影片的情節。其中最著名的是笛卡爾的「魔鬼」及帕特南(Hilary Putnam)的「桶中大腦」。其實,在法律書籍中也常出現許多捏造的情節,用來區分不同而相近的概念,或用來論述某一條款設置的必要。但在法律書中所捏 造的情節,通常是實際上有可能發生的,而哲學家所設想的情節,很多只是邏輯上的可能,實際上發生的機率極低。這樣的解說或論述方式,儘管在邏輯上並無瑕 疵,但會讓讀者覺得不切實際,初學者會認為哲學與實際生活毫不相干。本書所舉的例子,除了極少數(例如:笛卡爾的魔鬼)之外,全是實際發生的例子。作者的 知識非常廣博,所舉的例子涉及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古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文學等領域。他的博學造就了一本令哲學界 引以為榮的入門書。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現任東吳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

內容連載

 

§內文1

蓋吉事件:大腦裡存在道德嗎?

一八四八年的九月十三日是個好天氣,午後陽光強烈而熾熱,費尼斯‧蓋吉一早便開始工作。他 是炸藥專家,同事們後來也都為他背書,說他是若倫德伯林頓鐵路公司「最卓越、最有能力的人」。他的任務是要為一條新的鐵路線炸平一塊岩地。佛蒙特州的工人 都聚集在卡文迪西市前方不遠處;很快的,穿越新英格蘭州的鐵軌即將鋪上,而滿心期待的旅客也將能橫跨兩百英里,從若倫德到波士頓去。蓋吉剛剛把火藥和引信 填入一個新的鑽孔,並要求助手將整個地方用砂鋪蓋住。他伸手取一根兩公尺長的鐵棍,打算壓實鋪在火藥上面的砂。這時,有人從後面對他說話,他轉身和他交談 了幾句,同時熟練地將鐵棍插進溝槽裡;然而他沒注意到,他的助手還沒有把砂注入其中。蓋吉說說笑笑,意外地在岩塊上敲出了火花。

火藥就在 那一刻爆炸了。鐵棍從蓋吉的左邊面頰插入腦部,射穿頭部飛了出去,上頭沾著血和腦部組織,砰地一聲掉落在三十公尺外的地面。蓋吉躺在地上,午後的豔陽灑在 岩塊上。鐵路工人都嚇得失了魂,全身僵硬地站在一旁,只有少數幾個人敢靠近察看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蓋吉竟然還活者!雖然有個洞貫穿頭顱,他還是恢復意 識。鮮血不斷從傷口流出,但他依然能夠對同事們解釋意外的發生。工人們將他扶上一輛牛車,他筆直坐在車上,車行了一公里多的距離,來到鄰近的旅店。他真是 個頑強的小伙子!蓋吉仍自己從車上爬下來,其他鐵路工人都驚奇不已。他坐在旅店裡的椅子上等待。當醫生抵達時,蓋吉還對他說:「我這裡有不少工作等著您 呢,醫生!」

現在,蓋吉的頭顱被存放在極富盛名的哈佛大學內,並且讓科學界傷透腦筋。蓋吉在意外發生時年方二十五歲,頭部重創後繼續活了 十三年。那是一段奇異的人生,因為蓋吉的傷口雖然奇蹟似地復原,整個事件卻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名受傷的工頭仍然能感覺、能聽、能看,他的四肢或舌頭也沒有 痲痺的跡象,他只失去了左眼,其他的器官都運作正常;他的步履穩定,雙手也靈活如昔,甚至說話也和從前一樣,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不過,他失去了火藥專家的 工作。後來蓋吉在馬場找到新差事,沒多久又被炒魷魚了。無可奈何的他來到市集上,後來又到博物館,他帶著那根鐵棍以吸引人潮。最後他移民到智利去,在那裡 待了幾年,並在馬園裡擔任馬車夫維生。一八六○年,他來到舊金山,最後在陰暗小巷內和醉漢聚集區結束了他的一生。他發作了幾次癲癇,去世時得年三十八歲。 人們將他和從不離身的鐵棍一同下葬,那些曾經以頭條新聞報導他意外事件的報紙,只以不起眼的幾行字刊登了他的死訊。

蓋吉的生活為何落得如 此下場呢?研究這個案例的腦部學者漢娜和安東尼歐‧達瑪西歐夫婦認為,蓋吉於意外發生後在學習和說話方面的表現都完全正常,除了一個例外。當時有許多證人 都指出,蓋吉完全失去了對群體生活規範的尊重:他不停撒謊騙人、有暴怒和毆打人的傾向,並且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責任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難道腦部的創傷會 讓一個正直的好公民變成有嚴重性格缺陷的人?看樣子這名鐵路工人的道德羅盤已經被消磁了。若是如此,難道不也表示在人腦中存在著一個負責道德的生物中心 嗎?如果真有一個中心,那麼這個中心是否在我的腦中決定我的行為的良窳呢?

必須一提的是,並非所有研究蓋吉事件的人都同意該解釋。有些研 究他的遭遇,並且懷疑治療蓋吉的醫生的醫學鑑定。他們認為,蓋吉的性格並不像達瑪西歐夫婦所說的產生重大的改變。我們必須考慮到,蓋吉畢竟失去了他專長的 工作,職業生涯宣告終止;而最重要的是,人們在面對一個個性機靈的工頭的反應,和面對一個容貌完全走樣的人是很不同的。若干怪異的行為難道就不能歸因於此 嗎?我們難道不能說,那場意外很可能對蓋吉造成了嚴重的精神創傷?

如果有人問,腦部中是否存在若干負責道德的區域?那麼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問題是,是否有一個腦區負責道德的感受和決定?那麼答案就是否定的。

道德感的確存在,例如對匱乏的人們產生同情:我在街上看到一名乞丐時,會為他感到難過。那感覺在我心裡油然升起,並非刻意營造。而道德觀卻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想要給這個人錢,並且考慮這麼做對不對。我會想:如果每個人都給他錢的話,他就永遠不會去找工作了;或者,他肯定不會拿這些錢去買吃 的,而是拿去買酒喝掉;我也可能會想:他想拿這錢去做什麼就做什麼吧,重要的是他得到所需要的錢。感覺和決定經常分不開,但是我們何以如此行為,卻可能有 別於我們如何以道德去評斷某個行為。除了意圖、思考、習慣以及種種其他元素之外,感覺也在行為裡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當我們進行道德評價時,感覺的影響卻 又顯得不那麼強烈。


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不可思議:愛是什麼?

法蘭克福大學在一九六八到六九年間的冬季學期發生了一件不堪的事。阿多諾在 授課時遭到學生嚴重的抵制,使這位著名的哲學和社會學家面對外界顏面無光;而「社會研究學院」也被學生佔據。阿多諾在經歷了這些事件後,一夕之間取消了自 己所有的課,於是大學面臨了一個難題:學期進行到一半,該到哪裡緊急找來代課教授,一位膽子夠大、敢奮勇跳進社會學學院這個危險漩渦裡的人?令人驚訝的 是,真的出現了這樣一個人選,一個沒沒無聞、四十一歲、來自明斯特的行政專家。他的名字是尼克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而他開的課名為「作為激情的愛情」。

一門關於愛情的課?正當社會學和所有人文社會學科都在討論「後資本主義」的當前和未來的時候?在學生浮動情緒達到了頂點的時刻,這名勇氣十足的代課教授來到大學主樓位於四樓的大講堂中,站在僅約二十個好奇且不想參與罷課的學生面前,以「親密關係的理論」為題消磨時間。

根 據盧曼的看法,愛情可以做到這個「自我表述」,這就是愛的功能。由於這個溝通形式很罕見,也因此「不可思議」,但仍是很平凡的溝通形式。這樣看來,愛是很 平凡的不可思議,也就是「在他人的幸福裡找到自己的幸福」。人在心裡為對方的設想,將因為愛而產生很大的變化,不再以「一般」的觀察角度去認知對方。這就 是愛情獨特的性質:戀愛的人只看得見對方臉上的笑容,卻看不見嘴裡缺了牙的空隙。盧曼以他獨一無二的冷靜客觀說:「與外表世界的關連被淡化,而內心的波動 則被激化(意為增強)。愛情必須靠個人的性格資源才能穩定持續。」

戀人協調彼此的期待的過程當然是非常麻煩的,因為那極可能會帶來失望。 它是所有符碼中最脆弱的(而這就是愛情的矛盾之處),卻應該保障最高的穩定。戀人越能夠確定他對「穩定」的期待可以得到滿足,那麼這個戀愛關係(無論是正 面或負面意義)就會越和諧。完美而和諧的「對期待的期待」雖然很可靠,卻沒有刺激感,因為它正削減了「不可思議性」,而那正是刺激感的來源。盧曼認為,把 愛情視為感覺、性欲和尊重之綜合體的浪漫想法,永遠都會是一種苛求。因此,要在另一個人的世界裡找到意義(就算只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其實是很高的要求。

我 們得停下來想想:「為什麼會這樣呢?」盧曼並未提供答案。為什麼愛情關係初期的熱切渴望無法長久持續,反而會日漸耗損呢?這真的只是因為可預見的「對期待 的期待」嗎?而它在溝通(也就是在期待的協調上)效果不佳的愛情關係裡,耗損得難道不會更快嗎?這個「日漸耗損」的情況是否可能還有個盧曼看不到的不同原 因,例如生物化學的原因?

愛情裡的關鍵角色是一種名叫「催產素」的荷爾蒙。當男女在享受彼此的性愛歡愉時,兩人體內都會釋放出催產素,其 效用可比作鴉片,既有刺激也有鎮靜的麻醉效果。有趣的是,催產素被冠上「專一荷爾蒙」或「聯結荷爾蒙」的稱號,竟是因為平原田鼠的研究。平原田鼠是單一配 偶制的,和其另一種具有較少催產素受體的近親高山田鼠不同,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著名的約克斯靈長類研究中心,以中心主任為首的美國學者們用注射催產素阻斷 劑的方式,拆散了大量幸福的平原田鼠伴侶,因為他們立刻變得不再忠誠專一,而是像高山田鼠一樣性欲高漲。如果說平原田鼠此時表現的是「無選擇性交配行 為」,那麼原本性欲強烈的高山田鼠在施與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非常類似)之後,就變成忠誠專一、兩相廝守的老鼠了。

讀者書評

top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nephofeline

/ 台灣台北

2011.02.03看nephofelin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請容我如此形容,閱\讀行為像是拼圖,手中的一本書就是一塊獨立的小碎片,藉由拼湊組合,每位食書者會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風景。

而求知或許\像辨認星子,一本書、一位思想家、一則定律、一部學說,都是一顆顆亮度和顏色不同的恆星,每個領域都像一個形狀各異的繽紛星系。藉由探索與認識,我們所能辨識的星星越多,越能一窺壯麗星空的全貌。

而\"我是誰?\"這本哲普書,像是一張小藍圖。在與友人的討論裡,他如此言述:\"以前的哲學,包山包海...。現在研究自然的部分,被科學所 取代;研究邏輯的部分,被語言學、神經生理學和數學進行演繹;感覺意識,則被腦神經學解構;現在頂多只剩道德倫理學的部分,但是,也已經快被經濟學、社會 學、生物學侵蝕殆盡...。\"

現存的年代或許\已不再出現像蘇格拉底、黑格爾、康德、胡塞爾、老子...等等這樣偉大的哲學家,但我們擁有了更多的工具和技術,用以探索剖析那 些原本對人類而言,玄之又玄的感覺、意識、自我等名詞。而本書大量引用科學觀點與實驗根據,旁徵博引眾多學科: 生物演化學、傳統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現代心理學、宗教學...等等,以不同的視角來觀視哲學的面貌,加上淺顯易懂的文字,故事性的敘述風格,使本書跳脫 哲學書給人呆版僵化的刻板印象,有讓我這個哲學門外漢讀得津津有味。

全書分為三部,分別是\"我能知道什麼\"、\"我應該做什麼\",以及\"我可以期待什麼\"。第一部介紹了腦部的運作、潛意識、記憶、語言等 相關知識與定義。對我來說,比較像是枯\燥的基礎醫學,它很重要,因為是用以解釋及比較不同疾病(問題)的根基。第二部則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因為它像臨床 的學科,在不同的病症裡,用基礎的理論來審視與討論,非常精彩過癮。話題包括複製人、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篩選胎兒性別(甚至基因)、素食主義、安樂死、 墮胎、好人與殺人、人類與人猿等。面對每個棘手的問題,作者試著提出不同角度並引用各派的看法來進行辯證,其中又以康德、功\利主義以及道德直覺的比較讓 我印象深刻。第三部則探討了上帝、愛情、自由、正義、快樂這種形上學的議題,使整本書從一開始的具體最後以抽象作為結束。

最末一章可以說是整本書的綜合結論,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章。請容我大量引用書中的片段:

你/妳覺得人生具有意義嗎?

對康德來說,人生的使命在於屢踐道德義務;
盧梭則認為人生的使命是能夠且依照自己的本性過活;
邊沁卻認為,人生使命在於獲得對自己和別人最大可能的樂趣;
裴利眼中的人生使命則在盡可能\"造福大眾\";
叔本華認為人是意志的奴隸,因此沒有所謂自由而且更高層次的意義;
對尼采和佛洛依德來說,\"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問題本身已經是身體或精神軟弱的表現;
而馬赫的\"思維經濟\"理論,並不會浪費時間去思考\"人生意義\";
維根斯坦則認為這問題是\"無意義的問題\",因為即使即使經過長久懷疑而最後明白生命意義的人,也無法說出這個意義在哪裡;
沙特則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透過行動來實現自我;
對美國生物哲學家丹尼爾.丹奈特來說,\"適應和突變\"這兩個演化原則也適用在人類文化的一切問題;
社會學家盧曼認為\"意義\"要透過溝通才能產生;
而因為\"意義\"不是科學的測量的單位、物件或電生理學的過程,顯然腦部研究無法解答人生意義這個問題;
為什麼人生需要有個特定的意義呢? 大概是因為\"我們有一天終究會死\",而某些古人類學家正是用這個認知來作為區分動物和人類的界線;
在英國科幻小說裡,外星人一台名叫\"深思\"的電腦,經過七百五十萬年的計算後,吐出\"四十二\"這個答案(因為人生、宇宙和一切其他這種問題本身都語焉不詳,答案是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呢?);
青少年讀物\"派典傳奇\"裡,老魔法師解釋說:\"尋找答案的過程經常比答案本身來得重要\";

看到這裡覺得太複雜、頭昏眼花了嗎? 那再來試試蒙提.派森的說法:\"現在,我要來告訴各位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了;其實,那真的沒什麼特別的,你只要試著對別人友善、別吃太油膩的食物、偶爾閱 \讀一本好書、讓朋友來探望你、並且與其他所有種族和國家的人和諧共處就好了。\" 當然,我們不能錯過本書作者的回答: 保持好奇求知的心,讓你的好主意付諸實現,用生命來豐富每個日子,而不是用日子來堆砌生命。

讀罷本書,其實並不會獲得一個簡單萬用的論點,更不可能藉此成為一個有哲學素養的人。但它提供了一個示範,告訴我們即便像是哲學這樣原本看似深奧 艱困的學問,也可以用不同的學科來互相討論佐證。所謂的社會學、統計學、經濟學、生物學、心理學、演化學、語言學、歷史學、地理學...等等,幾乎沒有一 個學科是可以排除它者獨立在外。若我們真心想探究其中一門學問,勢必也得保持一個開闊的心胸,才不會變成閉門造車的井底之蛙。

最後,要來說說自己。像我這樣一個學無專精、興趣廣泛、記憶力又差的人來說,人生是一種追求平衡的過程。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純真與成熟之間、付出 與獲得之間、現實與夢想之間...各種你/妳可能想得到的二元對立裡面,找尋一個能夠悠然立足的平衡點。如果可以的話,再加上對知識永不饜足,對世界常保 好奇,大概就是屬於我的,人生的意義了。

那麼,在現在的你/妳心中,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