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藥不藥

我已經看完了

所以上網查資料以寫部落格

結果不小心看到其他部落客的文章

我發現有一位部落客給了這部片大負評

說的很難聽

可是其實我也默默發現一部片好不好看和食物好不好吃原來這麼類似

是因人而異

減肥大成功進而搖身一變成為俊帥萬人迷的傑克葛倫霍,大概是開心到對自個兒的新皮面自戀過了頭,所以以為隨便接部片就能顛倒眾生,啥片都不重要,能脫就好!


安海瑟薇大概是覺得就算她在讓她脫胎換骨的《瑞秋要出嫁》裡狠狠地給媽媽「閃巴斬」後也還是當不成奧斯卡影后,而即使臉蛋越變越美麗,能討到的客兄,也只不過是個把她當公廁尿的金光黨的前男友,所以得了失心瘋的她,接了三條線的烏鴉片,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次全都露!


皇天在上,本文在前,弟子李馬可秉持「好片必看,爛片拒爛」的無私精神對天發誓:《愛情藥不藥》的難看,不是只有靠北,而是連老木都要拖出來才夠靠的那種!挖咧老天爺~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對不起,如果我臭飆到嚇著你,但我真的完全沒號小,一點兒都沒亂幹譙,我不知道為什麼改編自取材於真實事件的小說的《愛情藥不藥》會讓人看完後,腦子一片 空白得像爬袋,然後散場燈光一亮時,我馬上轉頭向我的同行麻吉可人兒口出六字箴言:「當『幹』來的時候~」「~蓋機掰!」可人兒隨即唱和了我。恁爸才不管 這本小說暢不暢銷,除非電影劇本亂改一通,不然若連這種稀巴爛的故事都能風靡全球的話,那麼地球上頭殼鏗鏘裝大便的人類就絕對不只我和可人兒這一雙而已!


故事一整個超級好講,來,開始囉:開場背景設定在1996年,傑克葛倫霍原本是一名3C銷售員,電影演不到五分鐘,傑克葛倫霍立刻就和店長的女友在倉庫裡 脫褲懶相幹,接著就被店長開除,接著傑克葛倫霍的神豬宅怪弟弟就跟爸媽告狀,接著傑克葛倫霍就去輝瑞藥廠當藥品業務員,接著就和診所內的女員工脫褲懶相 幹,接著就認識了患有帕金森氏症、並且沒事就剝開奶子給醫生瞧好玩的安海瑟薇,接著兩人就脫褲懶相幹了,接著傑克葛倫霍因為賣治療憂鬱症的藥賣不贏另一家 藥廠的超級業務員所以奇檬子很幹,接著兩人又脫褲懶相幹了,接著兩人覺得光幹不拍揪浪費,接著就拿攝影機自拍相幹錄影帶,接著傑克葛倫霍的神豬宅怪弟弟發 現相幹錄影帶蔚為奇觀就邊看邊玩鳥邊射精了,接著傑克葛倫霍不以為意又和安海瑟薇脫褲懶相幹了,接著輝瑞藥廠發明威而鋼讓傑克葛倫霍狂賣到也變成超級業務 員,接著傑克葛倫霍再和另一名另一家藥廠的女業務員脫褲懶相幹,接著傑克葛倫霍的神豬宅怪弟弟因為託傑克葛倫霍的福也和另一名辣妹脫褲懶相幹,接著不想因 自己的病體而拖累另一半的安海瑟薇就和傑克葛倫霍分手,接著兩人又鬼打牆地復合,接著繼續脫褲懶相幹,接著傑克葛倫霍就模仿金城武的廣告名言:「讓我照顧 妳。」接著安海瑟薇就狗嘴吐不出象牙地含淚回應:「我願意。」接著這一對北七就從此甜蜜蜜,接著Oops, That's All!


親愛的,你看出啥端倪了嗎?沒錯,就只有「輝瑞藥廠」與「脫褲懶相幹」這兩樣而已,不多不少,童叟無欺!浪漫?這裡只賣性愛發浪節奏扯慢!愛情?你會寧願 去看瓊瑤鬼扯蛋!好笑?你不要像我一樣看十分鐘睡十分鐘成等比級數就好!可憐?幹成那副德性還不爽死!「輝瑞藥廠」在本片裡的能見度已經不能算是置入性行 銷,我強烈懷疑它根本就是出資廠商,而「福斯」只是掛羊頭賣狗肉負責幫它發行本片而已!至於「脫褲懶相幹」,嘸唬爛,就只有一直唬爛地垂直幹下去,連迴紋 針攏嘸,更何況男女主角全都脫個精光了,最奢華的第三點還很吝嗇不給看,要我怎麼給它影評?!


我現在好恨我自己是《愛情藥不藥》的編導艾德華茲維克的粉絲,我真的好恨!倘若真要把浪漫愛情片奠基在寫實片的基礎上,有請艾德華茲維克回頭去看看自己拍過的舊作《昨夜情深》與《真愛一世情》究竟有多好看到爆棚!


事到如今我才恍然大悟:《銀河監獄》並非我看過最難看的電影,少說主人翁還會「吸星大法」,而《愛情藥不藥》的男主角卻只會吃鮑魚、女主角只會吹喇叭!愛愛相幹何時了?阿到底是要幹嘛啦?瞎咪係短評?恁爸終於會寫短評了啦!


我不認為這部片有這麼糟也不覺得這部電影有幫藥商打到正面形象廣告宣傳

有宣傳但是不正面呀我不知道負面宣傳也是好宣傳嗎

的確那間藥商出現的次數很多次某些藥物也出現很多次

但是我實在不覺得藥物名稱出現多次就有宣傳效果

尤其是男主角演藥商業務和其他要商業務的那種行徑大灑錢大灑試用品

把處方藥當糖果送 這對於要商是正面宣傳嗎

還有其實接觸過業務的人都知道業務就是這樣呀 所以


因為你不是病人是拿不到也無法取得這些藥物的呀那些都是處方藥無醫生處方籤是不能取得藥物的

至於劇情我認為的確不是很有內涵和深度啦

但是我覺有幾段劇情很好呀

例如

1.女主角對感情的態度不想談真感情畢竟這是絕症呀而且不是幾個月會死的病這種退化性疾病真的很可怕

  不是心臟病癌症

2.女主角在病友聚會後心情開朗的模樣那種原來我不寂寞的感覺(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病友協會了)

3.男主角在病友聚會遇到其他病患丈夫時病患丈夫給男主角忠告的劇情

   (我很愛我太太但是我不想經歷這段歷程)

4.沒有藥吃時的抓狂(去看醫生等了3小時好不容易拿到處方籤然後藥局沒開我想我也會大酗酒吧) 哈哈

 

 

老實說我覺得有些片更爛 連一點點亮點都沒有不是更慘嗎

那種沒有亮點的片 你看完後如果你有花錢 你真的會很後悔你為什麼沒有把錢省下來去買份公認好吃的雞排吃要看這種爛片

我不知道耶為什麼那位格主要把這部片罵的那麼難聽

唉唉 的確啦這不是好片 但是格主是否有生病親友的經驗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也稱為震顫麻痹綜合征帕金森綜合症帕金森氏症柏金遜症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失調,它會損害患者的動作技能、語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明,推測和大腦底部基底核(basal ganglia)以及黑質(substantial nigra)腦細胞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腦內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缺乏足夠的多巴胺就產生各種活動障礙。

名稱

帕金森氏症的英文原名為Parkinson's Disease。因為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於1817年英國發現此神經綜合症。因此,在中文,帕金森氏症中的帕金森一詞由Parkinson翻譯而來,另一個非常普遍的翻譯是巴金森氏症

在大部分華人地區,通常都被稱為帕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在香港被譯作柏金遜症

此外,也有人稱此病為震顫麻痹症

歷史

《震顫麻痹論文》

1817年英國一般科開業醫師詹姆士·帕金森在一篇名為《震顫麻痹論文》的論文(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中描述了這些症狀: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獃等。

1917年,維也納醫生馮伊考諾摩首次描述了流行性嗜眠性腦炎。

1918年1926年間,大約1千500萬人流行性嗜眠性腦炎,也通稱睡病。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生存的人當中,有約5百萬人最終患上了帕金森氏症。

1960年,Enhringer及Horniewicz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在基底核的多巴胺濃度有減少的現象。

1982年,繼美國加州流行吸食海洛英成癮之後,爆發出帕金森氏症的流行。

1984年Langston, Ballard及Burns發現合成出來的假海洛英(MPTP)有毒,會選擇性的危害黑質腦細胞,使得多巴胺神經元的粒線體中毒死亡,並因此產生帕金森氏 症。這類的患者情況接近最嚴重的帕金森氏症(手腳僵硬)。他們亦發現不論用吸食或注射海洛英,都形成MPTP毒素,甚至海洛英製造工廠或實驗室所產生大量 漂浮在空氣中的物質,能透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而危害人體健康。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及重金屬如中毒,亦可以破壞黑質腦細胞而產生帕金森氏症患者,亦有多發性大腦栓塞的病症,可能跟他們的基因遺傳體質有關(Gary,Poirier,1991)。

1990年,Lindvall和他的工作隊員將3~4個約8至9個星期大的胚胎中取出黑質體腦細胞並植入一個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病人中。由於腦組織和免疫系統被腦血管障壁隔離,因此捐贈細胞者不需和接受者有任何血源關係。5個月後,病人的黑核細胞生產了足夠的多巴胺,這含量的多巴胺足夠讓病人自由行動。1

病原論

病因

  1. 腦部組織退化,使一些神經系統之傳導物質分泌減少,令患者控制活動受影響。
  2. 長期服食重份量的鎮靜藥物。
  3. 多處腦部血管栓塞。

症狀

  • 靜止時顫抖(resting tremor) 
單邊或雙邊的手臂會不由自主地抖動。雙腿、雙腳或下巴也會有抖動的現象。
  • 僵直(rigidity)
中樞性的持續性肌肉緊張,導致肌肉疼痛或是身體無法伸直。
  • 運動不能(akinesia)和運動遲緩(bradykinesias)
呈現面部表情獃滯,足部蜷縮等癥狀
  • 姿勢保持反射障礙(postural instability)
呈現前傾姿勢、細碎步行、加速步行等狀態
  • 平衡感差,病人常因缺乏平衡感而跌倒。
  • 便秘
  • 講話速度緩慢
  • 音調呆板
  • 寫字越寫越小
  • 不自主的情緒反應或肢體動作(如突發的暴怒脾氣和暴衝前傾的外在表現)
  • 行動反應無預警的間歇停滯甚至陷於半沉睡狀態

黑質內之細胞喪失80%時,病徵才會出現。多巴胺在腦的含量將不斷下降,使病情更嚴重。

治療方法

可用藥品有恩他卡朋、levodopa。「劑末現象」是指(如使用levodopa)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每次用藥後期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惡化。處理辦法:增加左旋多巴胺的給藥次數,使用帕金寧控釋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司蘭吉林COMT抑製劑可改善癥狀。而除了藥物的治療之外,針對使用藥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亦可以考慮以手術的方法(如蒼白球燒灼術(Pallidotomy)或裝入腦部深層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or))加以治療。在保守療法上,職能治療物理治療以及語言治療可以對於患者的動作功能與語言吞嚥功能的訓練提供協助。

遺傳性帕金森氏症

一般來說,帕金森氏症並不會傳染或遺傳,但有約5%[1] 到7%[2] 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專家發現與家族遺傳有關。這種病,一般被稱為「遺傳性帕金森氏症」(Familial Parkinson’s Disease,又名Autosomal recessive juvenile Parkinsonism)。這些人的病症一般會發展得比較慢,而且在較年輕的時候出現病徵。舉例說,在香港有一對鍾姓的姊妹,姊姊在30多歲時發病,妹妹病發時年僅17歲,遠比一般病人在60歲才發病為低[2]。專家認為:這種病與病人體內的多巴胺有關[2]

遺傳性帕金森氏症有可能與地域有關。舉例說:在意大利西南部坎帕尼亞大區西南部薩萊諾省康特西(Contursi),當地的遺傳性柏金遜症的比例比該國其他地區為高。

相關疾病

患上帕金森氏症的名人

 

 

Parkinson's disease
分類系統及外部資源

威廉·理查·高爾斯爵士(Sir William Richard Gowers)於1886年出版的《神經系統疾病手冊》(A Manual of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中所繪的巴金森氏症病人。
ICD-10 G20., F02.3
ICD-9 332
DiseasesDB 9651
MedlinePlus 000755
eMedicine neuro/304 neuro/635 in young
pmr/99 rehab

 

帕金森新解答
帕金森氏症越來越常見,不過最近在遺傳學與細胞學的發現,加上其他突破,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方法。
撰文╱羅札諾(Andres M. Lozano)、卡里亞(Suneil K. Kalia)
翻譯/黃榮棋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最常見的神經病變之一。這個疾病是19世紀初期英國醫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首先描述的,他稱之為「震顫性麻痺」。根據聯合國的資料,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00萬人罹患這種疾病。北美地區估計約有50~100萬 名帕金森氏症患者,每年約有5萬人診斷出罹患此症。隨著全球老年人口增加,到了2040年,預計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就會加倍。的確,帕金森氏症及其他常 見的老年神經退化性疾病,像是阿茲海默症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正逐漸取代癌症,成為頭號死因。但這個疾病不一定是老年人的專利:有一半的患者在60歲以 後發病,另一半則在60歲之前。而且,診斷技術的提升讓專家漸漸了解,這個疾病在不到40歲的人身上也會發生。

研究人員與臨床人員目前還找不到可以延緩、阻止或預防帕金森氏症的方法。治療方法的確有,包括藥物療 法與深部腦刺激術,但這些方法只能減緩症狀,而不能拔除病根。不過近年來的發展出現了曙光,特別是研究蛋白質功能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邪惡蛋白質與帕金森 氏症的遺傳根源。這些發現,燃起了找尋治療新法的希望。

一如它那19世紀病名所暗示,以及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知名人士如美國前司法部長雷諾(Janet Reno)、拳王阿里(Muhammad Ali)與影星米高福克斯(Michael J. Fox)的宣導,許多人都知道,帕金森氏症的特徵是運動障礙,註冊商標包括手、臂與其他部位的震顫、肢體僵直、運動遲緩以及平衡協調障礙。此外,有些患者 還有走路、說話、睡眠、排尿與性功能的障礙。

這些障礙源自神經元的死亡。受害細胞雖然很多,而且遍佈整個腦子,但是黑質(substantia nigra)中會製造神經傳遞物多巴胺的神經元,受創最嚴重。這些多巴胺神經元是基底核(basal ganglia)重要的組成份子,基底核是深埋腦部的複雜迴路,負責微調與協調運動。黑質中多巴胺神經元剛開始死亡時,腦子雖無法彌補這些死掉的細胞,卻 還可以正常運作。不過這些特化細胞死亡的數目一旦過半,腦子就再也無法掩飾;後果就像是沒了塔台的國際機場,參與運動控制的腦區,包括視丘、基底核與大腦 皮質等,無法齊心合協的運作,於是就發生延遲、錯誤起步、半途而廢的現象,到最後混亂便無所不在。

使壞的蛋白質
解剖許多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屍體後發現,黑質多巴胺神經元中有堆積成塊的蛋白質。阿茲海默症與杭丁頓氏症患者也有這種蛋白質塊,但在帕金森氏症中稱為路易體 (Lewy body),名稱得自1912年首度觀察到這種蛋白的德國病理學者路易。一如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研究人員,研究帕金森氏症的人也在爭辯,這些蛋白質塊究 竟會造成傷害,還是能夠移除神經細胞內的有毒分子,以保護神經元。不管立場如何,大多研究者認為,如果要了解帕金森氏症,非得先了解這些蛋白質的堆積不 可。

這個細節逐漸浮現的故事裡,重心是兩個發生在細胞中的程序:蛋白質摺疊與蛋白質移除。細胞會根據 DNA基因指令,將胺基酸串接成蛋白質。蛋白質製造時,稱為伴護蛋白(chaperone)的分子會將蛋白質摺疊成應該呈現的立體形狀。這些伴護蛋白也會 把攤開的蛋白質再摺疊回去。 伴護蛋白系統如果無法正常運作,原本摺疊就不正常、或重新摺疊但沒摺好的蛋白質,註定會由稱為泛素–蛋白分解體(ubiquitin- proteasome)系統清除。首先,泛素這種小蛋白質會接到畸形的蛋白質上,這個過程為稱泛素化(ubiquitinylation)。泛素標示的過 程會一直重複,直到這個命運坎坷的蛋白質拖著不同長度的泛素鏈,這些泛素鏈就成了死亡之吻。泛素鏈會將有這種標識的蛋白質通報給神經細胞的蛋白分解體(垃 圾清理系統)。蛋白分解體就會將這個有標示的蛋白質,分解成各種胺基酸。以色列科技學院的席嘉諾佛(Aaron Ciechanover)與赫西柯(Avram Hershko),以及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羅絲(Irwin Rose),因為研究這個系統,共同獲頒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有一些殺蟲劑,包括在有機農場中慣用的殺蟲劑,可以在動物的身上造成類似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許多科學家在過去幾年開始相信,泛素與泛素–蛋白分解體系統的功能受阻,會造成帕金森氏症。他們認為這種疾病產生的過程可能是這個樣的:黑質神經元受到某 種形式的傷害,引發了一連串的細胞逆境。這些逆境造成許多摺疊錯誤的蛋白質聚集起來。蛋白質堆積剛開始或許能夠保護細胞,因為所有變節的蛋白質都聚在一 起,可以避免在細胞其他地方作怪。之後伴護蛋白會重新摺疊這些蛋白質,而清除系統則移除無法重新摺疊的蛋白質。摺疊不良的蛋白質,如果產量遠超過細胞清除 的能力,問題就來了,泛素–蛋白分解體系統開始受到抑制,伴護蛋白消粍殆盡,毒性蛋白堆積起來,神經元跟著死亡。

支持這個假說的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兩類帕金森氏症。估計約有95%的患者受難於偶發性疾 病,屬於遺傳與環境複雜互動下的結果。當易發病遺傳體質的人碰了上某些環境因子,例如殺蟲劑或其他化學物質,這些人的黑質細胞,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受逆境所 傷害,摺疊錯誤的蛋白質也堆積得更多。其餘5%患者的帕金森氏症,則可能幾乎完全是受遺傳的控制。過去八年來的發現,指出了突變和錯誤蛋白堆積或細胞保護 機具缺失有關。這些遺傳上的見解,是這個領域多年來最令人振奮的發展。

遺傳元兇
1997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波利摩羅普洛斯(Mihael H. Polymeropoulos)及同事,研究義大利與希臘家庭中,出現家族遺傳性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在α-synuclein這種蛋白質的基因中,找到一 種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屬於自體顯性突變,意思就是說,只要從父親或母親遺傳到這種突變,就可以造成疾病。α-synuclein 基因的突變極罕見,而且對全球這麼多帕金森氏症患者來說也不顯著,在患者中所佔的比例遠低於1%。但是發現蛋白質與帕金森氏症之間的關聯,引發了許多研 究。部份原因是不管α-synuclein蛋白是否正常,都是蛋白堆塊中的一種蛋白質。研究人員認為,進一步了解突變如何造成帕金森氏症,或許可以提供一 些線索,了解偶發性疾病患者腦中,製造多巴胺的黑質細胞路易體的形成機制。

深部腦刺激術,明顯降低了震顫與僵直的現象,但是仍有許多的問題。

 

α-synuclein 基因製造的蛋白質很小,只含有144個胺基酸,據信與細胞間的訊號溝通有關。突變會造成蛋白質胺基酸序列的微小變化。事實上,目前已知有幾種這樣的突變, 其中兩種會造成序列上某一個胺基酸改變。果蠅、線蟲與小鼠的研究顯示,如果突變α-synuclein的產量很高,就會造成多巴胺細胞退化與運動缺失。其 他研究則顯示,突變的α-synuclein無法正常摺疊,而且會堆積在路易體。突變的α-synuclein也會抑制泛素–蛋白分解體系統,因而不會受 蛋白分解體分解。此外,最近的證據也逐漸顯示,額外的正常α-synuclein 基因可以造成帕金森氏症。

1998年,也就是發現α-synuclein突變後的一年,日本順天堂大學的水野美邦與慶應大學的清水信義,在另一群家族遺傳性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找到了第二個突變基因parkin 。這種突變大多在40歲以前診斷出帕金森氏症的患者身上發現;越早發病的人越有可能是因為parkin 突變的結果。這種突變屬於自體隱性突變,雖然從雙親身上各遺傳一個突變基因的人最終會發病,但只帶一個缺失基因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也會比較高。parkin 突變似乎比α-synuclein 基因的突變更常見,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統計數字能夠證實。

parkin 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稱為帕金蛋白(parkin protein),它帶有許多蛋白質都有的一些胺基酸序列(稱為功能區)。最有趣的是兩個稱為RING的功能區,有RING功能區的蛋白質都參與了蛋白質 分解的過程。現在的研究發現指出,在類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神經元死亡的原因,有部份是因為蛋白質清除系統的泛素化過程出了問題,因為帕金蛋白會將泛素接 到摺疊錯誤的蛋白質,沒有這個步驟,就不會有泛素的標示,蛋白質就無法清除。最近我們的研究指出,路易體中一種稱為BAG5的蛋白質,可以和帕金蛋白結 合,並抑制帕金蛋白的功能,造成多巴胺神經元的死亡。

 

正常細胞的蛋白質摺疊 在健康的細胞裡,稱為伴護蛋白的複合體會確保蛋白質摺疊正常。蛋白質的摺疊如果出錯(a),或者正常摺疊蛋白質因為細胞處於逆境中,而變成不正常的形狀時(b),伴護蛋白就會將之重新摺疊。

 

有趣的是,在某些parkin 突變的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並沒有發現到黑質神經元有路易體。這項觀察顯示,除非泛素接到蛋白質的過程正常運作,蛋白質可能不會聚在一起。這項觀察也暗示,有害蛋白質沒有聚集在路易體時,可能會為細胞帶來災難。因為parkin 突變的患者很早就會出現帕金森氏症,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一開始時,將有毒的蛋白質堆積以隔離的保護作用。

有趣的是,在某些parkin 突變的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並沒有發現到黑質神經元有路易體。這項觀察顯示,除非泛素接到蛋白質的過程正常運作,蛋白質可能不會聚在一起。這項觀察也暗示,有害蛋白質沒有聚集在路易體時,可能會為細胞帶來災難。因為parkin 突變的患者很早就會出現帕金森氏症,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一開始時,將有毒的蛋白質堆積以隔離的保護作用。

其他新近的發現,則凸顯更多遺傳造成的細胞機具的混亂。2002年,荷蘭鹿特丹伊萊玆馬斯醫學研究中心的波尼法蒂(Vincenzo Bonifati)及同事,在荷蘭與義大利的家族中,找到了一種叫DJ-1 基因的突變。這種突變像parkin ,會造成自體隱性遺傳的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員也在家族遺傳性帕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發現到另一種叫做UCHL1 基因的突變。《科學》有一篇文章指出,PINK1 基因的突變可能會造成黑質細胞的代謝缺失與死亡。另一項研究則找到一種叫LRRK2 的基因,這個基因會製造一種叫做震顫素(dardarin)的蛋白質(患者來自法國與西班牙交界的巴斯克區域,當地居民稱這種症狀為dardarin,意 指「震顫」)。這種蛋白質也與代謝有關,而且出現在家族遺傳性的帕金森氏症患者中。不過,研究人員只要再一些時間,就可以真正了解這些突變是怎麼造成問題 的。

治療新路
從上述看法中所提及的分子來看,藥物有可能藉由改變或試著模擬這些分子的活性,來減少細胞死亡,因此這些發現不僅可以用來減輕症狀,甚至還真的可以限制神經的退化,防止疾病繼續惡化。

這個策略產生了兩個引人注目的結果。研究顯示,增加黑質細胞中的泛素,可以防止突變的α-synuclein 在動物身上造成的神經退化。最近以果蠅來研究帕金森氏症的結果指出,刺激泛素活性的藥物,可以保護細胞免受神經毒性之害。也許有天會發展出泛素類型的藥 物,以抑制人類神經的退化,或設計出基因療法來促進製造必要的泛素。此外研究人員也發現,增加細胞裡正常帕金蛋白,可以保護有害的、錯誤摺疊蛋白質所造成 的神經退化。不過,要確定這樣的干預能否用在人身上,則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除了研究蛋白質以及相關的遺傳新發現,所得到的初步線索外,研究人員也開始將神經生長因子注入腦中。這些化合物會促進神經元的生長與分化。這些物質不僅能緩和症狀,也可能保護神經元免受傷害,甚至讓受傷的細胞恢復功能。

帕金森氏症的精神狀態

        工業革命以前似乎沒有帕金森氏症的存在,直到公元1817年英國一般科開業醫師詹姆士.帕金森氏描述該症有下列症狀: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拖曳步伐、憂鬱及癡呆等。社會工業化的結果,例如環境污染所帶來的致病因子值得去檢驗探索(Calne, 1990)

        公元1960EnhringerHorniewicz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在基底核的多巴濃度有減少的現象。1920年全世界Von Economo's 濾過性病毒腦炎大流行之後,許多人患了帕金森氏症(Calne & Lees, 1988)1982 年美國加州流行吸食海洛英成癮之後,爆發出帕金森氏症的流行。1984Langston, BallardBurns發現海洛英合成的副產品MPTP有毒,可以選擇性的危害黑質腦細胞,使得多巴神經原的粒腺體中毒死亡,產生帕金森氏症。他們亦發現不僅使用吸食或注射海洛英,可形成MPTP的毒素,甚至海洛英製造工廠或實驗室大量漂浮在空氣中的環境污染,亦會形成MPTP的毒素而危害人體健康。一氧化碳中毒及重金屬如鎂中毒,亦可以破壞黑質腦細胞而產生帕金森氏症。約10%~15%的帕金森氏症患者,亦有多發性大腦栓塞的病症,可能跟他們的基因遺傳體質有關(Gray, Poirier, 1991)

        然而大多數的帕金森氏症,約80~85%是不明原因的。從性別、職業、社會、經濟階層、飲食、感染原、環境污染等各方面的探討,並未能發現特殊的致病因素。

        從神經解剖學的觀點看,帕金森氏症的原發性多巴胺的缺陷路徑,包括黑質連結到紋狀體,經由蒼白球到視丘及腦皮質層範圍。除此之外,連接其他皮質層有關的路徑及前額區的缺陷,含蘊著認知功能的改變(Alexander, 1986)

        帕金森氏症是老年人的第三大神經疾患,其盛行率是佔60歲以上人口的百分之一,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然而從20歲到40歲的年輕人,約佔5%~10%的比率(Giovannini, 1991)。從核子醫學的研究發現,單側紋狀體多巴胺含量的減少導致對側肢體的抖動,而蒼白球區多巴含量的減少導致雙側的抖動症狀(Martin, 1986)。成人的生命歷程當中,腦神經細胞及多巴的含量逐漸減少,但一直到多巴的含量缺乏達20%以上,才會引起帕金森氏症。若能早期測知該症的發生,愈早使用藥物治療,愈可以防止病情惡化(Marsden, 1988)

        除了多巴胺之外,亦發現患者的腦激胺含量減少了40~50%,新腎上腺素亦減少了,且GABA抑制了多巴胺的釋放。黑質處Metenkephalin (Neuropeptide)濃度的降低,關係到多巴的耗損。乙醯膽鹼神經細胞體在橄欖下核處減少,會產生帕金森氏症,若耗損量超過70%以上,則合併有癡呆症(Riederer, 1989)

        公元1817年,帕金森氏首次發現該症的時候描述:「感覺及知能毫無損傷」,然而經過長期的追蹤始知道認知功能是會受損的。多種研究的結果不一樣,因帕金森氏症的癡呆從15%~50%比率不等(Boller, 1980)。最新的研究審慎地評估僅有10~15%的盛行率(Mayeux, 1988)。有人發現認知功能的下降與行動遲緩、姿勢不穩、及步態困難有顯著的相關,而與四肢抖動不相關(Webster, 1982)Ebmeier等人1991年亦發現癡呆症或認知功能的退化,跟行動遲緩與肌肉僵硬有相關,而跟四肢抖動無關(Paulson, 1991)。另外Sullivan, 1991年研究比較早期未經治療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身體行動障礙跟認知功能之退化無關,而跟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有很顯著的關係。

        年紀大的患者的認知功能退化較快速,且合併有更多的精神症狀,腦電波也較不正常。Giovannini, 1991年評估患者20~40歲的年輕群,及40歲以上的年老群,配對使其發病時間一樣長,發現晚期發病群較容易有認知功能的損害,疾病更快速惡化,且對多巴胺的治療效果較差。一般而言,患有帕金森氏症的老年患者,與同年齡層的正常老年人比較,前者合併有癡呆症的機會較高,顯示認知功能的退化對老年人而言,與其身體行動障礙的性質及嚴重度息息相關,而年青人則無明顯相關。

        帕金森氏症患者所呈現的認知功能退化,大多呈現下皮層(subcortical dementia)的癡呆症狀,例如:記憶力、定向力的退化,思考過程緩慢、處理事物的能力降低,視覺空間協調能力減弱,新知識的掌握程度退步,冷漠及憂鬱等情緒反應(Albert, 1987Benson, 1992),而少有類似上皮層癡呆症(cortical dementia)的語言、分解動作、及知識的認知等功能的喪失(aphasia, apraxia, agnosia)。反而上皮質層癡呆症少有憂鬱等情感反應的症狀(Cummings, 1992)Benson, 1984認為下皮層癡呆的症狀是導因於下皮層及額葉皮質區間交互作用的神經傳導受干擾所致。

        憂鬱症狀在帕金森氏症的盛行率約30~70% (Levin, 1988),報告顯示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跟智力功能退化程度成正向相關。Mayeux, 1983年表示在同樣認知功能損壞的情況下,帕金森氏症呈現出憂鬱症狀要比艾才摩氏病來得多見,同時憂鬱量表的分數亦高出許多,且亦比正常組之分數要高。 憂鬱症狀比身體行動障礙較早出現,且跟認知功能的變差有平行連帶之關係,因此帕金森氏症之憂鬱症狀之產生,主要是內因性,而非行動不便所導致的外因性情緒低落,且帕金森氏症患者的憂鬱症狀,多於一般行動同樣不便的身體障礙患者。腦激素Serotonin的降低是導致該症憂鬱的主因。帕金森氏症合併憂鬱症狀的患者,與沒有合併憂鬱症狀的患者或正常的控制組比較,腦脊髓液的腦激素前驅物質5-HIAA呈減少,且在類固醇壓抑試驗的反應,顯示出無壓抑反應,暗示著其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之回饋反應功能不良(Villares, 1987)Mayberg, 1990年,探討憂鬱的帕金森氏症患者PET 核子醫學檢查,發現患者在額葉的下眼眶區的代謝影像較差,而研判額尾神經路徑與情感功能異常有關。Starkstein等人1989年及Mayberg, 1990年評估認知功能受損及憂鬱症狀之間的關係,在帕金森氏症及腦中風的病人當中,發現在兩組病人同樣是憂鬱症狀,跟認知功能缺陷有顯著的相關,亦同樣在PET影像呈現基底核的代謝過低的現象。

        Horiguchi, 1991年研究89位帕金森氏症患者,發現智力功能之惡化跟L-Dopa的治療量毫無相關。對年輕病人而言,使用及未使用L-Dopa治療,在智力功能的表現上並無多大差別。L-Dopa治療時間的長短,跟認知功能的退化程度亦沒有明顯之相關,視個別機能之情況而定。

 

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卓良珍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