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螞蟻大軍入侵

我辦公室的桌子生螞蟻了

我開始幻想我的電腦會被吃掉

他們會在在的電腦中築巢

我要想辦法驅逐螞蟻

不過我想很難

他們不是那種黑色的螞蟻是褐色

很噁心

其實網路上有不少驅除螞蟻的方法

可是我實在沒興趣做螞蟻藥

我打算靜觀其變或許在我打掃之後他們就會消失

必進沒有很多吃得的話就還好

我只是怕在我沒看到的地方有食物屑屑或是某種動物屍體

發霉的蛋糕

 

今天早上我們原本要在家裡吃早餐

打開上星期五買的蛋糕

有巧克力口味和咖啡口味

我個人覺得咖啡口味比較好吃 巧克力口味普通

但是幸好有巧克力口味 所以 早上我在吃咖啡口味時

看這巧克力口味 發現巧克力長白點點 很淡很淡

不只細看還以為是咖啡口味的屑屑沾到巧克力

但是很不幸的是乎不是 他是發霉了

做為一個食品人對於發霉的食物期時真的不太在意

 

我大學時也有發生過

因為很窮所以買了一袋7-11的營養吐司想吃一星期

結果有一天早上我拿起吐司不假思索的往嘴裡送

恩恩.....有鳳梨味

我才回過神看了一下吐司

發現她發霉了

黃色粉紅色的霉

恩恩

我得到一個結論

 

 

 


發霉麵包有鳳梨味

老實說我挺愛發酵食品

所以我倒不很介意霉菌啦

黴菌

發黴的油桃

黴菌其實並不是一個生物分類學的名稱,而是一些絲狀真菌的通稱[1],可能屬於真菌,也有可能屬於放線菌門

黴菌的菌絲呈長管、分枝狀,無橫隔壁,具多個細胞核,並會聚成菌絲體。黴菌常用孢子的顏色來稱呼,如黑黴菌紅黴菌青黴菌

繁殖

黴菌的繁殖包括有性生殖無性生殖

行無性生殖時,匍匐菌絲向上分枝為直立菌絲,頂端的孢子囊可產生孢子,孢子落在有機物上,便可萌發菌絲。

行有性生殖時,正、負交配型的匍匐菌絲互相靠近,彼此各長出短側枝,經接合成為合子。合子成熟萌發時,經減數分裂產生孢子囊,孢子囊破裂釋出孢子,再萌發為菌絲。

應用

人類所發現最早的抗生素盤尼西林,是由青黴菌所製造。

一些黴菌也被刻意培殖來用於食物的生產,例如:藍起司是發酵後再加入青黴菌所製成的;醬油豆瓣豆豉味噌等需要米麴菌發酵;紅糟豆腐乳紅露酒等則是由紅麴菌所發酵製造;發酵臭豆腐的臭滷水也含有多種菌種。

顏色

黴菌的顏色有分幾種類型: 棕色,棕黑色,灰黑色,黑色,棕色,棕黑色,灰黑色,黑色.淺白,淺灰,褐色,暗灰色....等

大致上是這樣,所以要看哪種黴菌落在物體上,顏色因而有所不同,如果想知道是哪種黴菌,可將檢體送至醫學院,請他們培養檢定。

 參考

藍乾酪

藍乳酪

藍乳酪又稱藍紋乾酪藍芝士藍起司,是乾酪的一種,特點是以青黴菌發酵而成,使其表面有一些藍色的斑紋。藍乾酪可以用牛奶羊奶製成。

都是黴菌幹的好事(一)--貴腐甜白酒

序 又到了梅雨季節。陰雨潮濕的天氣很容易讓東西發霉,無論是食物、書籍、衣物或傢俱,發霉了總是令人感到很討厭。發霉是因為長了黴菌,我想大概沒有什麼人會 喜歡這些黑黑綠綠的東西吧!但是各位知道嗎?其實黴菌對人類也是很有貢獻的。比如盤尼西林這種藥品就是提煉自黴菌;日本最高級的柴魚-「本枯節」是要經過 發黴熟成的;還有世界上有許多乳酪也是要以白黴(如法國有名的 Camembert乳酪)或藍黴(世界最高級的三大藍黴乳酪RoquefortGorgonzola以及Stilton均屬此類)熟成處理;然後還有一個就是本文的主角:「貴腐甜白酒」。

貴腐黴(botrytis cinerea)也稱為貴族黴,是一種天然的黴菌,當成熟的葡萄感染這種黴菌時,黴菌的菌絲會穿透葡萄皮,葡萄內的水分會 有部分被吸收或蒸發,因此葡萄會乾縮,而使葡萄內的糖分和其他成份濃縮,並產生特殊的香味。釀造貴腐甜酒的葡萄要經過仔細挑選,因每串葡萄感染的程度不 一,通常要分多次採收,非常耗時費力;採收下來的葡萄,再經挑選之後,實際可以榨出來的汁液已經很少了,有時一株葡萄樹的果實榨出來的汁液還不到100(一瓶養樂多就是 100)!曾經有德國酒莊的主人告訴我,他花費一、二十人的人力去採收 Trockenbeerenauslese級甜酒用的葡萄,一天的成果只能產出區區5公升!果真是太珍貴了。(右圖為開始長貴腐黴的德國Riesling葡萄)

但是想用長了貴腐黴的葡萄來釀酒可不是隨便什麼地方都行的,必須 要它生長的地方在秋天葡萄非常成熟的時候,每天早上有潮濕霧氣以利貴腐黴的滋長。但是如果天氣太潮濕,會讓貴腐黴變成灰黴病讓葡萄爛掉,因此下午要陽光普 照讓葡萄保持乾燥。全世界能符合這些條件的葡萄酒產區屈指可數,而且每年的氣候狀況都不一樣,並不是每年都可以生產出這種酒。所以葡萄上長的如此珍貴的黴 腐被稱為"noble rot",「貴腐」一詞就是由此而來。

再者,甜酒要進行酒精發酵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讓糖分發酵成酒精的酵母在糖分濃縮的葡萄汁中不太能起作用。當葡萄汁的糖分太高時,葡萄汁不但無法滲透過酵母的細胞壁,反而酵母的水分會被吸出細胞壁。滲透作用使酵母被吸乾,變得很不活潑(這也就是高糖分的蜜餞可以長期保存的原因),因而非常難以進行發酵程序;即使有反應也是相當緩慢,常常需時數月,甚至一年。

貴腐甜酒據考證最早應是發源於匈牙利的托凱(Tokaji)地區,約在17世紀中期;在18世紀時Tokaji酒已風靡歐洲各國宮廷,並被喻為「葡萄酒之王,王之葡萄酒」。奧地利在17世紀末也開始生產Ausbruch貴腐甜酒;德、法兩國則要到1819世紀才開始釀製貴腐甜酒,但是時到今日最有名的貴腐甜酒就是出於法國的波爾多Sauternes地方、羅亞爾河區(Loire)和阿爾薩斯(Alsace),還有德國的萊茵河流域。

在法國方面,波爾多的Sauternes地區專產貴腐甜酒,最名聞遐邇的酒莊當數 Château d'Yquem(右圖)。阿爾薩斯在極好的年份也會出產貴腐甜酒,稱為「特選的珍貴葡萄粒」(Sélection de grains nobles),產量極少而且昂貴。還有羅亞爾河區的Coteaux du Layon產區也有生產。

德國的貴腐甜酒有Beerenauslese(簡稱BA)Trockenbeerenauslese(簡稱TBA)兩個等級,產量極少,不是每年都能釀製的,有時候連續十年裡可能只有三到四個年份得以生產,即使老天幫忙,一家酒莊一個年份的產量常常也只有幾百瓶,甚至幾十瓶而已!所以一瓶動輒要台幣上萬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奧地利的貴腐甜酒和德國的分級相似,但在BATBA之間還增設一級"Ausbruch" ;奧地利的貴腐甜酒產自東邊與匈牙利交界的柏根蘭(Burgenland)地區,近年來日漸展露頭角,不斷在許多國際競賽中贏的大獎。其他如澳洲、美國加州、南非和羅馬尼亞也都有少量生產。

貴腐甜白酒聞起來常有蜂蜜、水果乾的香氣,口感則是濃郁香甜,傳 統上常被用來搭配鵝肝醬或是藍黴乳酪,餐後配甜點也非常棒,不過要注意避免巧克力、咖啡口味的。貴腐甜白酒本身就是一道很好的甜點,其實單獨飲用也很好 喝;但不論要不要配東西,請務必記得要冰過再喝,適合飲用的溫度是5~8°C左右。貴腐甜酒由於糖分高,所以能夠陳年非常久,有些甚至需要陳年一、二十年以上才會達到適飲期;品質好的話窖藏半世紀還很好喝的並不希奇,甚至有些產自十九世紀Château d'Yquem的酒現在仍然可以喝!

貴腐甜白酒常常被冠上「液體黃金」的稱號,除了顏色看起來像之外,價錢也像;由於深受世人喜愛,而且生產不易,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格自然不會太便宜。我看過一份依平均售價排名的世界一百好酒排行榜,第一名可不是赫赫有名的法國紅酒,而是一家德國酒莊的TBA!而且前十名中有六名是貴腐甜白酒!據我所知,目前全世界新上市的酒中,價位最高的紀錄是2000923號德國VDP拍賣會中,Robert Weil酒莊的 1999 Kiedrich Grafenberg Riesling TBA Goldkapsel,一瓶(0.75L)成交價5,000德國馬克(約合台幣八萬元出頭)!我覺得葡萄酒中,貴腐甜白酒最能讓人有幸福的感覺:欣賞著流金般的液體,聞著蜂蜜般的香氣,再啜飲一口香醇甜美緩緩自喉嚨流下,一種幸福陶醉的感覺隨之而起。人生苦短,偶爾奢侈讓自己幸福一下又何妨。

左起1883~1887年份的Château d'Yquem,狀況依然良好。


都是黴菌幹的好事(二) -- 最高級的柴魚「本枯節」

霉的食物通常是不能吃了,可是世界上有一些食品卻是要靠黴菌故意讓它發霉來加工。日本料理有一個靈魂角色--「鰹節(Katsuobushi)」,也就是我們說的柴魚;最高級的鰹節--「本枯節(Hongarebushi)」就是要經過發霉處理的食品之一。鰹節廣泛運用在許多日本料理中,可說是日本料理不可或缺的食材;比如最主要的日式高湯(Dashi)就是以鰹節和昆布煮出來的,還有Tsuyu醬汁也要用到鰹節。

鰹節的歷史
日本人很早就知道運用鰹魚的美味在料理上。公元701年朝廷制定的「大寶律令」中已有「堅魚煎汁」的記載。平安時代公元927年醍醐天皇下令編纂的「延喜式」中,有駿河國(今靜岡縣的一部分)燒津浦地區以「堅魚」、「煮堅魚」、「堅魚煎汁」當做貢租的記錄。當時之所以會稱為堅魚是因為鰹魚乾燥後會變得很堅硬;堅魚煎汁應該是蒸煮鰹魚時所得到的精華汁液。現代使用的鰹節據考證是始於江戶時代;有個說法是1704年時,因為四國土佐(今高知縣)持續盛產鰹魚,紀伊(今和歌山縣)一位叫做甚太郎的漁夫想出了「燻乾法」來處理過剩的鰹魚,成為今日鰹節的起源;再經過近三百年的改良演變成現在的製法。

 

鰹節的製作
1. 捕魚:鰹魚是迴游魚類,在每年春夏之際乘著黑潮北上到日本近海。日本以「一本釣」或「卷網」方式捕捉鰹魚。(右圖是準備進行處理的生鰹魚。)
2. 生切:生的鰹魚去掉頭和內臟,然後將魚肉切成適當的大小。3.5~4公斤以下的鰹魚就製成「龜節」,在這重量以上的就製成「本節」。龜節的切法是分割為三片(兩片肉和一片骨);本節則還要把兩片肉沿體側中央的「血合」切成長條狀。生切是決定完成品形狀的重要作業。
3. 煮熟:把切好的鰹魚肉小心地排列在金屬籠中,然後放到大鍋中,以90°C的熱水煮一至兩小時。經過這個程序,可以防止腐敗還有讓魚肉凝固。
4. 拔刺:煮好的魚肉放到水槽中,開始拔刺作業。在這裡會剝去三分之二的皮,還有除掉皮下脂肪和雜質,然後把魚刺拔除。完成這個階段的半成品叫「Namari節」。
5. 焙乾:把Namari節以煙燻方式加以乾燥的作業。燃燒橡木、櫟木等堅實的木材產生熱和煙,用以烘焙Namari節,讓節內的水分蒸發掉。進行一次焙乾的話,就會從節的表面除去一些水分,然後讓它冷卻到常溫放一晚,節內部的水分就會擴散到表面。如此要反覆進行615次,節內的水分會降到30%以下。經過這個程序,會賦予鰹節煙燻香味、防止脂肪酸化,以及防止腐敗。完成這個階段就是「荒節(Arabushi)」,荒節表面會附著一層焦油。
6. 削除:完成的荒節日曬一天後,在冷暗的地方放置數天,如此表面會含著一些濕氣,就可以進行削除表面焦油的部分。這同時也是修整鰹節形狀的工作,可以看出製作師傅的功力。削除完畢的鰹節就是「裸節(Hadakabushi)」,呈現棕紅色。在江戶時代前期,長霉製法還沒開發出來之前的鰹節就是裸節。
7. 長霉:終於到了製作本枯節的最後工程。首先,將裸節日曬數天;然後把裸節放到容易長霉的房間(Muro)裡,等待長出優質霉;第一次長的霉稱為「一番霉」。長霉後拿出來曬兩天太陽,然後擦去霉再放到房間裡長霉。如此反覆進行約3~5次,水分會降到20%以下,這種長霉的狀態就稱為「本枯(Hongare)」。這個作業的用意是用霉分解鰹節的脂肪,提升鰹節的香味,用來做高湯的話湯汁也會比較澄澈;另外可以保存更久。完成品的本枯節重量只剩原來那條魚的六分之一;從生切到完全本枯節要花費半年以上的時間!是相當費時費力的工程。

 

不同的鰹節
鰹節的製作方法因時代和地區而有所不同。本節的製作方法有兩類;本節和龜節、背節和腹節,還有枯節和裸節的不同之處說明如下:

改良型和薩摩型:「改良型本節」是昭和5(1930)以 靜岡縣燒津地區的製作方式為基本制定的標準型鰹節。與之相對的「薩摩型本節」是九州鹿兒島縣枕崎地區自古流傳下來的技法製作的本節。如前所述,鰹魚煮熟後 才去皮除刺的做法是改良型;薩摩型是在生的狀態去皮除刺,然後才煮。因此製作薩摩型本節時,需要鮮度非常好的鰹魚和卓越的製作技術。現在會做薩摩型本節的 師傅聽說只剩兩人,而且都已六十歲以上,薩摩型本節的做法可能會失傳。

本節和龜節.背節和腹節:前面在生切部分已經有提到本節和龜節;本節和龜節是因原料魚的大小差異,來決定形狀。如前所述,製作本節的鰹魚會切成兩塊背部肉和兩塊腹部肉,所以製作完成的本節就有背節(又稱為「雄節」或「男節」)和腹節(又稱為「雌節」或「女節」)之分。背節的脂肪比腹節來得少,所以容易削得漂亮,味道也比較清爽;腹節在削的時候容易變成粉狀,熬高湯的話味道濃厚。

枯節和裸節:市面上流通的本節和龜節合稱「仕上節」;這些是經過3~5次長霉處理的鰹節,這種長霉的鰹節也就是「枯節」。在江戶時代前期(十七世紀), 當時的仕上節是裸節。主要是以海上運輸來流通貨物的那時候,裸節的問題在易於劣化;長時間的輸送過程中,裸節會長出惡性的霉,導致鰹節酸化,香氣和味道因 而劣化。幾經研究才開發出優質霉加工的長霉製法,優質霉可以除去水分使保存能力大幅提高,並分解鰹節酸化的主因--脂肪,並產生良好的香味;在結果上,枯 節的香味會比裸節來得溫潤柔和而高雅,裸節的香氣、味道則顯得比較鮮烈。在現代保存技術良好,裸節已經沒有酸化的憂慮。

削節(Kezuribushi): 就是我們所謂的柴魚片。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日本家庭買鰹節回家自已削的情況越來越少;從明治時期末發明了鰹節削片機器後,市面上的削節就越來越普遍。一 般市售的削節幾乎都是以荒節削製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便宜;荒節大約只要本枯節三分之一的價錢,適合大量製造;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對品質不會太在乎的話,直 接買削節來用又方便又便宜。

 

鰹節的產地
日本的鰹節以產量來說主要有兩大產地。九州的鹿兒島縣的鰹節產量居日本第一,枕崎地區的產品質與量都很好,是非常有名的產地。「料理東西軍」節目有一次要做廣島什錦燒(Okonomiyaki),特選素材就是選用枕崎的老店製作的本枯節。產量第二的是靜岡縣,只比鹿兒島縣少一點點;以燒津為中心,這裡自古就以鰹魚加工聞名,也是優良產地。其他如熊本縣、高知縣、三重縣等地也有生產。附帶一提,台灣的台東縣成功地區也生產鰹節,但大概都是荒節或裸節吧。

 

鰹節的選購.使用.保存
選購:本節一枚的重量約三百多到四百克,在日本的市價大概從日圓一千多到兩千出頭(折合台幣四百到六百元左右),視品質而定;想到要花那麼多功夫來製作的話,這種價錢不算貴吧。龜節一枚重量約兩百多到三百多克,稍微便宜一點。不經長霉的荒節和裸節價格大約只要本節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買鰹節的要點:
.本枯節的表面要有薄薄細細粉狀灰綠色的霉。
.整條的鰹節內部呈現桃紅色澤。削節的話,呈現淺淺的粉紅色、有光澤的比較好。
.表皮的皺紋比較細的。
.輕輕敲打的話,聲音清脆的(就像高級硬質木材的聲音)
.買削節時,可以的話先試吃再買。
要買本枯節這種高級品,由於不可能切開看或試吃,最好找商譽優良的店家。台灣一般的市場好像買不到本枯節,所以我這次去東京特地跑到築地市場去買了一枚,詳情過幾天會再另文介紹。

使用:要使用什麼鰹節可以視用途而定。我看到有專家的建議是熬高湯用枯節,直接食用的情況(比如刨花灑在冷豆腐或什錦燒上面)用 裸節;不過這不是絕對的,可以依個人喜好使用。枯節使用前表面的霉用乾淨的乾布擦一擦就可以了。買整條的鰹節回家,最麻煩的就是怎麼削,以前小時候家裡曾 有一枚鰹節,沒有削鰹節專用的器具只好用菜刀削。不過話說回來,現削的味道當然比市場賣的現成削節來得香,而現成的削節又比用柴魚精來得好;關於這一點, 我在去年的日本行就有感受到。很多台灣的日本料理店為了貪圖方便和省錢,使用柴魚精而不是真的用鰹節去做高湯;所以我在日本時的感覺,他們的湯頭會比較有 味道而且香味較高雅,不管是火鍋湯底、烏龍麵的湯都是如此。

保存:未開封的本枯節可以長期保存(兩年以上), 開封後應保存在通風良好、濕氣少的地方,除非真的找不到地方,否則不建議放冰箱。裸節的話大約可以放一年,未開封前最好也放冰箱中;開封後用保鮮膜包起來 放冰箱中保存。削節在削好一接觸空氣時就開始酸化,香氣也會散失;現在的包裝技術很先進,未開封前品質都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一旦開封後最好盡快用完,沒 用完的話放在冷凍庫變質會慢一些。(下圖左為削節,右前短的是腹節、長的是背節,右後是削鰹節器)

 

都是黴菌幹的好事(三) -- 麴

糕、麵包等這類富含澱粉的食物最容易發霉了。發了霉的食物,可能沒幾個人會想吃,其下場大概就是進垃圾桶了。然而各位知道我們時常在吃的食物中,有許多其實是用黴菌做出來的嗎?我前面介紹過的貴腐甜酒本枯節和 以後會介紹的白黴、藍黴乳酪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黴菌在這些食品製造上扮演的角色只是改進風味、改善品質,並不是非得用到黴菌不可;例如沒長貴腐黴菌的 葡萄還是可以做出甜白酒,未經長黴處理的裸節一樣是可以用的鰹節。但是有些食品的製造工程上真的是一定要借助於黴菌之力,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用麴製造的一些 食品。

所謂的「麴」,廣義地說是有黴菌在其中繁殖的穀類,也就是發霉的 穀類。那為什麼要故意讓穀類發霉呢?大家都知道穀類富含澱粉,記得以前國中生物課有教過,澱粉是多醣類,其分子很大,所以無法直接被生物吸收消化;生物要 吸收多醣類的話,必須先將其分解為單醣或雙醣才行,而這就需要糖化酵素(或稱為「) 了,像我們的唾液和小腸液都含有這類酵素,讓我們可以消化澱粉。同樣的,當我們要以穀類來發酵釀酒時,酵母不能直接利用澱 粉來轉化成酒精,所以澱粉需要經過分解、糖化的過程後才能為酵母利用而發酵產生酒精,而負責糖化功能的角色是什麼呢?最古老、原始的方法就是用我們現成的 酵素來源--唾液,所以從前原住民釀小米酒和日本遠古時代釀 酒都是把米飯放到口中嚼一嚼,再吐到容器中發酵成酒。另外西洋釀製啤酒或威士忌時,是讓麥子發芽--麥子發芽時自已會產生糖化酵素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再 用麥芽烘乾、磨碎、加水做成麥芽糊,然後用麥芽糊去發酵製酒。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以中國和日本為主的東亞釀造穀類酒,則是利用麴來培養黴菌的酵素,以達成 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的目的。

酒麴含有許多對釀酒有用的微生物,如根黴菌、毛黴菌、酵母菌等 等;而根黴菌和毛黴菌不僅有酒精發酵力,而且有很強的糖化澱粉的能力。中國人很早就將黴菌運用於食品製造上。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先是開發出用「蘗」 釀酒,所謂的蘗就是發了芽的穀粒,像上述的麥芽;然後又開發出用麴釀酒的更高度技術,周代時己能熟練地製麴並用酒麴釀酒。在周代的「禮記」中已記載著完整 的釀酒方法:「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齊,麴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監之,毋有差貸。」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 已知道培養麴蘗的適當時節。

以麴釀酒雖然是一種很進步的方法,但是要培養良好品質的麴卻不是 那麼容易的。自然界的微生物有十萬種以上,它們幾乎無處不在,從空氣、土壤、水,都可以找得到。其中有的對釀酒是有用的,可以使澱粉糖化或分解糖類使其產 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的卻能使澱粉酸化或使澱粉中的蛋白質腐敗發臭。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特別生活方式,所需的營養和對溫度、濕度的要求都不一樣;遠古時 代既沒有現代的生化知識,又沒有精密的儀器可以利用,要讓含澱粉的穀物只生長繁殖對釀酒有用的微生物,而且不讓會使澱粉酸化和腐敗發臭的微生物生長或大量 繁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麴可說是中華民族一個了不起的發明。

如何製得所需要的麴,又如何能使製得的麴有最好的釀造效率且副作 用最少,是秦、漢以後釀酒業發展的主要課題。從中國的酒史上來看,中國釀酒技術的成就,便是表現於製麴技術向上發展。最早的酒麴是「散麴」,也就是每顆穀 粒都還顆粒分明的麴,像日本酒用的就是散麴。到了漢代,製麴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不僅出現了用各種不同穀物製作的麴,還出現了一種作成塊狀的麴,稱為 「餅麴」;從那時之後,中國釀酒使用的就以餅麴為主。到了晉代出現了一種在製麴時加入一些植物的枝葉及汁液的方法;由於一些植物的枝葉及汁液含有多量的維 生素,加入麴中能促使對釀酒有利的一些微生物繁殖和生長,而釀出的酒也更具風味。

用不同的麴來釀酒,產酒效率也高低不同;此外,麴對於成品的香氣風味也有重大的影響,酒麴不好,絕不可能釀出好酒,所以在中國說麴是「酒之骨」。至今在中國已發展出許多各式各樣的酒麴,大致可分為:
大麴:大麴是因成品形狀像一塊大磚而得名,一般每塊重約1至數公斤,主要用於釀造中式白酒(如高粱酒)。 製做大麴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小麥、大麥、豌豆、黃豆等穀物。大麴的培製是將原料粉碎,拌上一定量的水,過去靠人腳踩成型,現在則全用機器壓製成塊,叫麴 胚;然後放在麴房中,讓它從原料、水、空氣、工具等自然帶入的微生物,在胚中聚集、擴大培養各種釀酒用的有益微生物,再經過風乾、貯藏,即為成品。培麴的 過程,對麴製作的成敗關係極大,必須控制好麴房的溫度、濕度及清潔衛生;麴製好後,一般還要貯存三個月才能使用,故又叫「陳麴」。大麴中含有豐富的微生 物,主要有毛黴、根黴、念珠黴、犁頭黴、麴黴、酵母菌及大量的雜菌、細菌,並含有各種類、氨基酸等。釀造中它既是糖化劑,又是發酵劑。
小麴:小麴因為形體比大麴小而得名。小麴以米、米糠和小麥等為原料,一般還添加一些中藥製成,所以也叫藥麴或酒藥。小麴的 製法是將原料粉碎,適量加水,製成麴粒,用「傳醅」的方法,接上菌種,放在人工控制溫、濕度的麴房中培育。小麴中主要含根黴、毛黴、酵母等多種微生物,兼 具糖化和發酵的雙重作用,主要是用來釀造黃酒(如紹興酒。市面上教人家在家自己釀米酒時,用的麴也是小麴)。與大麴相比較,小麴在釀造過程中用量很少,約相當於大麴的四十分之一,只佔釀酒原料的百分之一左右,這是因為小麴是菌種麴,當將小麴拌入蒸煮好的原料中後,麴中的菌一面自身繁殖,一面進行糖化、酒化的緣故。
麩皮麴:這是用小麥篩下來的麩皮為原料製成的;由於其生產周期短,也叫「快麴」。麩皮麴是由人工培育的菌種(主要是麴黴)製成的糖化劑,釀酒時要另外添加酵母。
酒糟麴:即酒糟加麩麴製成的麴,是最節省的製麴法,比麩皮麴更便宜,各酒廠均能就地取材,將製酒的剩餘物資變成製麴的主要原料。
纖維麴:就是利用纖維素脢製成的酒麴,釀酒時若能與其他的酒麴並用,能產生大量的纖維素,分解纖維素,特別是含纖維素較多的釀酒原料,出酒率會提高。

除了用於釀酒之外,中國人在很早以前也將麴運用於食品製造上,也就是利用麴來製造發酵食品,如各種醬豆豉、味噌(在中國稱為「黃醬」)、紅糟等、醬油、醋、豆腐乳等,黴菌實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很詭異的,在我們把發霉的食物丟棄的同時,其實我們已經吃下了不知有多少用黴菌製造的食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原產自中國而近年來受到全世界矚目的紅麴。紅 麴是紅麴菌生長於蒸煮過的米飯上而產生的,其利用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由於這種菌種用於食品發酵時,會產生特殊的香味及美麗的色澤,因此一直為中國人所 喜愛。傳統上紅麴被用來做為釀酒原料、食用色素、肉品防腐及藥材。紅麴除了直接當作調味料,也可以將適量紅麴摻在糯米粥中,在室溫經數日發酵,即可得紅 糟。紅糟可直接用來烹調食物,也可將煮熟的肉類浸置其中以達調味、染色以及保存目的;紅槽一直是福州地區烹調紅槽肉、紅槽海鰻、叉燒肉、蘇氏醬鴨、紅槽蛋 及紅槽泡菜等美食的原料。紅麴也用於釀造酒、醬油以及味噌等,像公賣局宜蘭酒廠生產的紅露酒就是宜蘭地區有名的特產。

不過現在引起世人關切的是紅麴的醫療用途。中國人原本就知道紅麴 可以做為藥用,在中藥書中就有記載著其藥效:治「躁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赤白下痢、跌打損傷、女人血氣痛及產後惡血不盡」等諸多病症;「紅麴溫燥能腐生物 使熟」,「蛆蟲不敢近,多日仍色味不離初」。近代對紅麴最著名的研究,首先是1979年東京農工大學遠藤教授(Akira Endo)的報告,他是最先從泰國紅麴食品純化出紅麴菌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發現了紅麴發酵後的代謝產物含有可降低血脂、膽固醇的活性成分的學者;1985年美國GoldstcinBrown教授更進一步實驗,找出Monacolin(膽固醇合成抑制劑)抑制膽固醇合成的作用機制,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紅麴從此聲名遠播世界知名。

據研究發現,紅麴有抑制LDL(壞的膽固醇)合成、而增加HDL(好的膽固醇)、降低血壓等功效,以及顯現很強的抗氧化及肝保護作用,甚至可以抑制皮膚腫瘤,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風濕性關節炎。紅麴素於1999年5月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協會(FDA)的認定,成為新一代最有效的降血脂保健食品,因此紅麴在世界各地已成為熱門的保健食品,其市場正在快速成長。目前日本大概是紅麴機能性食品做得最多的國家,像我上次喝到的「酒一筋紅雄町」就是使用紅麴釀造的日本酒;最近連紅麴麵包都出現在市面上了。

現在另外還有一種萃取自麴的產品也很受到歡迎,那就是「麴酸(Kojic Acid,學名曲氨酸)」。麴酸由米麴菌屬的麴菌所分泌抽取出,可有效抑止酪氨酸酵素的活化並阻斷黑色素形成,預防黑斑產生,讓肌膚更顯柔白細緻具美白效果,而且對人體及皮膚安全性高,所以現在有許多以美白為訴求的化妝品是加入了麴酸的。

中國的老祖先們發明了麴,不僅對後世的酒類生產有莫大的影響,而且對發酵食品的製造工程和醫藥的開發製造產生難以估計的貢獻。麴真是個功德無量的大發明啊!

葡萄酒 vs 乳酪

在歐洲的飲食文化中,葡萄酒和乳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在歐洲不只出產種類眾多的葡萄酒,乳酪同樣也多得讓人眼花撩亂,據說整個歐洲有超過一千種以上的乳酪。像法國就同時以出產高品質的葡萄酒和乳酪而聞名於世,不僅葡萄酒有法定產區管制 (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ée, .1),乳酪也一樣有;戴高樂就曾感嘆說:「沒有人能夠輕鬆地讓一個生產 265(.2) 乳酪的國家團結起來!(No one can simply bring together a country that has 265 kinds of cheese!)

乳酪一向是葡萄酒的好搭檔。如果 搭配得好,乳酪可以讓葡萄酒喝起來更甜美圓潤,而葡萄酒則可以壓制乳酪的腥羶味或黴臭味,讓乳酪品嚐起來更美味。對於這兩者的搭配,由於葡萄酒和乳酪都有 成千上萬的種類、品牌,真的要討論的話是可以著書立論的;不過大致有下列幾項原則可供參考:

1. 選擇乳酪和葡萄酒的產地出自同一個地方或相近的地區。許多同一風土出產
  的乳酪和葡萄酒相當搭配。
2. 味道清爽的乳酪配清淡型葡萄酒(如不甜白酒或清淡的紅酒);濃郁、味道重
  的乳酪搭配濃郁型的葡萄酒 (如濃郁、單寧重的紅酒,或甜酒)。萬一只能選
  一種葡萄酒來搭配乳酪的話,口味較淡的紅酒會比較合適。
3. 帶有優雅、細緻香氣的上等葡萄酒應搭配不會破壞香氣的乳酪,也就是說應
  避免選擇味道強烈的乳酪。
4. 鹹味較強的乳酪適合搭配帶酸味的葡萄酒。脂肪較多的乳酪適合搭配單寧較
  強的葡萄酒。

以前有一期的Wine Spectator 有一大篇關於乳酪的報導,裡面推薦了一些葡萄酒與乳酪的搭配組合;其中有些組合大家可能會有意見,或者會覺得有其他更好的組合。不管如何,我把它列出來供大家參考參考,大家可以自己去試試看什麼酒和什麼乳酪配起來最合適,這又是另一種喝葡萄酒的樂趣哦!

葡萄酒種類
乳酪種類
Barolo Barbaresco 硬質乳酪,特別是 Parmigiano-Reggiano(世界著名的乳酪,原產於義大利 Emilia-Romagna 地區,一般也叫做Parmesan)
Bordeaux 紅酒 硬質乳酪,特別是 Pyrenees Moutain (西班牙庇里牛斯山區產的乳酪)
Bordeaux 白酒 軟質乳酪和山羊乳酪,特別是 Crottin (原產於法國法義邊境的Savoie地區) 和其他成熟的山羊乳酪。
Burgundy 紅酒 硬質乳酪,特別是 Tomme de Savoie (產自法國Savoie地區)
Burgundy 白酒 硬質乳酪,特別是 Garrotxa (原產於西班牙庇里牛斯山區)Comte (原產於法國 Jura 地區)
Cabernet Sauvignon 硬質乳酪,特別是dry Jack(原產於美國)或成熟的Cheddar(原產於英國)
Champagne 和 氣泡酒 軟質乳酪,特別是白黴乳酪、Camembert (原產於法國諾曼第的著名白黴乳酪)Reblochon (產自法國法義邊境的Savoie地區)
Chardonnay Burgundy()
Chianti(以及其他Sangiovese 紅酒) 硬質乳酪,特別是Pecorino Toscano (原產於義大利Tuscany)
Gewürztraminer (不甜) 軟質或硬質乳酪,特別是洗浸乳酪,如Livarot(原產於法國諾曼第)
Gewürztraminer () 洗浸乳酪(.3),如 Munster (原產於法國阿爾薩斯)
Merlot 硬質乳酪,特別是 dry Jack
Pinot Noir Burgundy ()
Port 藍黴乳酪或洗浸乳酪,特別是 Stilton (原產於英國,是世界三大藍黴乳酪之一)
Riesling (不甜) 軟質乳酪,特別是Reblochon
Riesling () 軟質乳酪或洗浸乳酪,特別是 Epoisses (原產於法國勃根地,據說深受拿破崙的喜愛)
Rioja 紅酒 硬質乳酪,特別是Garrotxa Cheddar

Sauternes,Semillon Sauvignon Blanc 的甜白酒

藍黴乳酪,特別是 Roquefort (原產於法國西南地區,是世界三大藍黴乳酪之一)
Sauvignon Blanc (不甜) 、SancerrePouilly-Fumé 山羊乳酪,特別是新鮮的法國山羊乳酪 (Chevre)
Sherry (不甜) 硬質乳酪,特別是 CheddarGarrotxa
Sherry () 藍黴乳酪或洗浸乳酪,特別是Cabrales( 原產於西班牙的藍黴乳酪)
Syrah 和隆河紅酒 硬質乳酪,特別是Pyrenees Moutain
Viognier 軟質或硬質乳酪,特別是CamembertTomme
Zinfandel 紅酒 硬質乳酪,特別是dry Jack 或成熟的Gouda (原產於荷蘭)
非常濃郁的甜酒  洗浸乳酪,特別是Taleggio (原產於義大利倫巴底地區)

 

1. 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是法國主管法定產區規範的機關,
  諸如葡萄酒、白蘭地、乳酪、水果、家畜、家禽等農產品,如果有標示特定
  AOC(Appellations d'Origine Controlée)法定產區銷售的話,都必須經過該
  機關的審查核可才能上市;一般簡稱為INAO
2. 現在已經約有 400種。
3. 原文為 extreme types,是指其味道極端強烈;由於這篇原文中這一類的乳酪
  均是屬於「洗浸乳酪(Washed Rind Cheese)」,所以我直接用「洗浸乳酪」
  一辭大家比較易於了解。
   

 

 

蛋糕發霉了我一點都不意外

從星期五到星期一(這禮拜回家)都沒有冰

蛋糕沒冰一定會發霉呀 我最近和你再一起對生活越來越懶散

沒有生活警覺能力遲早有一天一定會食物中毒

可是我好懶歐

觀念不對的話,冰箱內細菌比馬桶還多!



你家冰箱比馬桶還髒?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一項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所進行的「國人食物冷藏保鮮觀念調查」顯示,近六成民眾常將食物放到壞掉,導致家中冰箱成為堆放過期食物與滋生細菌的大本營。
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部最近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民眾如何使用冰箱進行調查,共計訪問了六百多個民眾,發現三大都會區民眾在冰箱使用上各有盲點, 台中地區民眾最愛把食物放到爛,台北地區民眾食物保鮮觀念最差,而高雄民眾家裡的冰箱則可能是全台最髒。近五成五高雄地區民眾家中冰箱有異味,且湯汁血水 外溢等狀況,居全台之冠,該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崇民就認為,部分高雄地區民眾冰箱內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
許崇民表示,海鮮、肉類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桿菌等的主要來源,民眾務必將生鮮食材與熟食分別密封存放,以杜絕生熟食細菌交叉污染及大量繁殖,一旦水血外流,容易滋生病菌,冰箱就可能比馬桶還髒。
至於台中地區民眾則最喜歡將冰箱塞滿,以致食物放到過期,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食物買回來超過七天以上才食用,幾乎每個月都有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
高達九成台北地區民眾認為自己擁有食物保鮮的良好觀念,但實際上近五成台北地區民眾以為,食物只要放進冰箱就可以保鮮,完全忽略食物保鮮的前置處理。
總體來說,約有近六成的三大都會區居民每個月都有冰箱中的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約有一成的人每個月得丟棄三次以上的過期食物。
另外,近七成都會區民眾錯誤使用冰箱冷藏,近四成民眾並未先處理食物,就直接放進冰箱,有些人則以為塑膠袋綁上了橡皮圈,或是湯鍋蓋上鍋蓋,就算處理好了,如此一來,不僅提高細菌交叉污染的機會,更加速冰箱內細菌繁殖。
調查也顯示,多達九成高雄地區民眾認為自己腹瀉、拉肚子與家中食物保鮮無關,對此,許崇民表示,民眾如果不慎吃到冰箱裡面被感染的食物,可能引發噁心、腹瀉、腹部絞痛等症狀,甚至會引發食物中毒。
熟食放冰箱 最好二天吃完 ,蔬果只能擺三~四天。
食物未吃完很多人直接往冰箱放,但昨天公布的一份調查發現,超過六成民眾不知生鮮食物的保存期限,以為擺到冰箱就可以長期保存,但事實上有些吃起來無異樣 仍可能已遭污染;調查發現一年內曾有一到五次吃壞肚子經驗者即達百分之十一點二,若以全台二千三百萬人推算,每年計有逾二百六十萬人有吃壞肚子的經驗。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像熟飯菜就只能在冰箱冷藏室擺兩天、蔬菜水果也只能擺三、四天。她並建議民眾應將食物先放進保鮮盒或夾鏈袋,再放入冰箱食物不易走味也有助保鮮。
專家:勿以肉眼辨別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室昨公布六月底進行的「國人食物保鮮認知與行為」調查,樣本數共六百多人,調查顯示,近九成民眾未先密封處理就把食物放進冰箱;超過六成 誤認為用塑膠袋或保鮮膜包起來,就可使食物保鮮;近兩成將生鮮食物放在冰箱超過三天;超過一成將生鮮食物放入冰箱達七天以上。
至於分辨食物是否新鮮,有七成五表示會以外觀判斷、近兩成以氣味辨別。蘇秀悅說細菌孳生未必能以肉眼來辨別,保存在冰箱內的食物也要注意保存期限特別是腸胃敏感者,更須注意食物的新鮮度以免誤食腐敗食物而腹瀉。
衛生署食品處副處長謝定宏表示不管是密封保鮮盒或夾鏈袋都能保存食物新鮮,若是用盤子加保鮮膜或塑膠袋則密封效果較差;但無論如何最好都是盡快吃完。林口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民眾多以為冷凍不會壞、煮熟就能吃其實這是錯誤觀念,應注意生食擺下層、熟食放上層,以免生肉的血水滴污染熟食;且冰箱應 只放八分滿以利冷氣流通最好每周清理一次冰箱。
每年丟食物達二百五十八億元
昨公布的調查並發現逾七成民眾若無法判斷食物是否新鮮即會扔掉,約六成受訪者每月都會丟掉不新鮮食物,每周丟棄食物約值六十六元,依全台有七百五十萬個家庭來算,國人每年丟棄的食物高達二百五十八億元,足夠讓全台二十二萬三千名國中、小學生吃二十年營養午餐。
食物冰存仍有菌,要防腹瀉.家禽/海鮮,三天內吃完;密封最佳,保鮮膜,塑膠袋難保鮮
夏天細菌最易繁殖,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指出,門診中在家食物中毒的人就增加二十至三十%,提醒大家食物冰存時仍會滋生細菌。長期進食腐敗更可能 致癌;細菌亦會令食物在烹調時氧化的營養變質導致心血管硬化。根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有六成人不知道食物放在冰箱的保存期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 任蘇秀悅提醒冰箱只能減慢細菌生長速度,食物只有二至六天的冰存期限。
肉類海鮮最多冰存三天
何一成 醫師表示肉類及海鮮較難判斷是否已經腐爛,剛開始腐壞的食物味道上未必有異樣,而且單憑色澤更加看不準,當它們發臭時可能已經腐壞得很嚴重吃後可能會腹瀉 和嘔吐,即使吃後沒有明顯症狀也不能掉以輕心。烹調後食物中的蛋白質及脂肪會被氧化細菌會令它們變質,另外細菌在令食物腐化的過程中會產生亞酸胺,一種香 煙在燃燒時都會產生的致癌物。他警告長期吃受細菌污染的食物對身體會造成慢性傷害,不只會令心血管老化、變硬更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建議一般最好只在冰 箱存放三天超過三天就應丟掉。
油炸 曬乾 較能保鮮
不同的烹調方法亦會影響食物可存放的期限,經油炸、曬乾等乾燥的肉類及海鮮則因缺乏水分,不利細菌滋生最能保鮮。 何一成 醫師指出生鮮的肉類及海鮮,可能已帶有肉毒桿菌及沙門氏菌等傳染性病菌,未經高溫處理等於沒有殺死原有的病菌,再加上腐敗性細菌隨時間滋生多種細菌夾攻下 最容易變壞。
蔬果
酸敗靠眼看 鼻嗅
與肉類及海鮮不同憑蔬果的外觀大概就能看出有否變壞。 何一成 醫師表示蔬果腐爛都有跡可尋,譬如綠色的瓜和菜變黃就代表腐壞,若是在水果表面發現霉點就不要吃:「看到有小部分發霉的時候,黴菌其實已經長滿了整個果 實,所以即使切掉發霉的果肉吃下去還是會拉肚子。」 何一成 醫師提醒如果嗅到水果有酸味或酒味代表細菌將水果發酵同樣是不可以吃;蘇秀悅主任建議冰存的蔬果最好三~四天之內吃完。
冰存芒果 易腐
蔬果要保鮮最好是未經烹調, 何一成 醫師指出蔬果仍有生命活的細胞能新陳代謝對抗微生物,所以可以借用蔬果本身的抵抗力延長保存期限。煮熟的蔬果細胞都被高溫殺死,不能釋放抗菌物質反而容易 變壞至於冷藏, 何一成 醫師表示蔬果在結霜的冰箱內會凍壞,造成脫水;芒果、荔枝等表面比較沒有蠟質的水果,在高溫下細胞較活躍冷藏反會減弱抗菌能力令保存期變短。
熱食放冰箱 易重覆染菌
食物要保鮮最好每次要吃多少就煮多少,免得因要在室溫放涼不冰而增加細菌在食物上滋生的機會。萬一要煮一大鍋分多次享用,何一成醫師建議要儘量縮短放涼的 時間煮沸後先取出要吃的份量,然後蓋上蓋子避免更多細菌進入鍋子裡,再把鍋子置於冷水中大概一小時放涼後就可放到冰箱去,放涼勿超過二小時。
銀離子難直接殺菌
市面上推出標榜以銀離子消毒、殺菌的冰箱, 何一成 醫師指出銀離子要直接接觸到食物表面,才能殺死細菌,冰箱裡的食物一般都會加以遮蓋,所以銀離子難以對食物上的腐敗性細菌起作用,最多只能使冰箱裡的環境更衛生。
食物冰存迷思 保存期無限
調查發現有六成人表示不知道食物的保存期限,二成的人不懂分辨食物腐敗。蘇秀悅主任表示冷藏五℃時不同的食物保存期約二至六天不等,以熟的飯菜和海鮮最短最多可存放二天。

專家說
書田診所家醫科 醫師 何一成
多次翻煮易生菌
如果廚餘分幾次吃每次最好只取出食用的份量,避免加熱後又要全部放涼,令細菌再有機會在室溫滋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蘇秀悅
吃多少 買多少
買菜不要買太多亦要注意「先進先出」,先買的食物要先使用,免得因為吃不完、變壞,而造成浪費。
資料來源:
衛生署食品處副處長 謝定宏
書田診所家醫科 醫師 何一成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蘇秀悅

哈哈 我在網路上 發現大家都喜歡用馬桶比髒

是想嚇誰呀 馬桶就該很髒

某某東西就該很乾淨嗎

我說屁啦

你我身邊有很多東西都超髒的

大家怎麼會抱持某某東西很乾淨的這種美麗幻想呢?


 

 

專業就是不一樣

今天我覺得家X說話好像醫生歐

我是真心覺得很厲害很有條理

有一種專業距離感 好好玩

這是我辦不到的特質 我很羨慕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A%82%E8%9A%81

螞蟻,古代又稱馬蟻[1]馬螘[2]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屬於膜翅目,和胡蜂是近親。螞蟻已知最早在白堊紀就出現,可能是從侏羅紀出現的原始胡蜂演變出來的,主要區別是螞蟻的觸角是明顯的膝狀彎曲,腹部有一、二節呈結節狀,胡蜂的腹部是一個整體。螞蟻一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沒有生育的雌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後翅膀即脫落。

生長發育

螞蟻是完全變態型的昆蟲,要經過幼蟲階段才發展成成蟲, 螞蟻的幼蟲階段沒有任何能力,它們也不需要覓食,完全由工蟻餵養,工蟻要先把食物吃進去,然後再吐出來餵養幼蟲,成蟲之間也以這種方式交換食物,幼蟲的發 育需要一定合適的溫度,因此工蟻經常將它們搬來搬去,維持合適的發育地點,螞蟻一般按照不同的任務分為工蟻、雄蟻和雌蟻,幼蟲發育成哪種螞蟻完全取決於幼 蟲階段的餵養條件。

工蟻剛發展為成蟲的頭幾天,負責照顧蟻后和幼蟲,然後逐漸地開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較複雜的工作,有的種類螞蟻工蟻有不同的體型,個頭大的頭和牙也發展的大,經常負責戰鬥保衛蟻巢,也叫兵蟻,有的種類沒有單獨的兵蟻分工。

一般的螞蟻都是雌性的,但它們不負責生育,只有蟻后生育。一個蟻巢中也培養一批雄蟻和雌蟻,它們不工作,只是進食生長,都有翅膀,到成熟後一起飛出蟻巢交配,交配後雄蟻很快死亡,雌蟻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作巢,吃掉自己的翅膀,成為蟻后,產卵發展一個新的蟻巢。

生活習性

切葉蟻雄蟻和雌蟻
織葉蟻的巢

螞蟻是用分泌物的氣味來進行交流的,由於它們平時都生活在一個蟻巢中,所以這種交流方式比其他膜翅目的昆蟲發育的要好,一個螞蟻如果發現了食物,它 就會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氣味,其他的螞蟻就會沿著這條路線去找食物,並不斷地加強氣味。如果這裡的食物被採集完了,沒有螞蟻再來,氣味就會逐漸消散。 如果一隻螞蟻被碾碎,就會散發出強烈的氣味,立即引起其他螞蟻警惕,都處於攻擊狀態。有的種類的螞蟻還會散發一種迷惑敵人的氣味。

螞蟻和其他昆蟲一樣,是依靠觸角辨識氣味的,觸角的第一節膨粗,有膝狀彎曲,非常靈活。由於觸角是一對,因此既能辨别氣味的強度,也能辨識氣味來源 的方向距離,成蟲以互相交換反哺的食物,通過其氣味互相了解對方的健康和營養狀況,對方發現的食物等信息。同時也能區別對方屬於從事那種任務的集團,如負 責挖洞築巢的,或是負責搜集食物的等。蟻后也不斷地分泌一種氣味,一旦這種氣味停止了,工蟻就會培養新的蟻后。

螞蟻用兩個大牙叮咬的方式進行攻擊或自衛,咬時會分泌出蟻酸(甲酸),刺激被叮咬的傷口紅腫疼痛。

 

螞蟻(Pachycondyla verenae)形態示意圖
電子顯微鏡下的螞蟻頭

螞蟻的種類很多,其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有幾種生活方式比較特殊的螞蟻:

  • 非洲南美洲有一種行軍蟻,它們不築固定的巢,而是成集團地活動,不停地遷徙,一路上吃掉所有它們碰到的昆蟲和小動物,在行進過程中工蟻用自己的身體為幼蟲和蛹搭建臨時宿營地。行軍蟻用氣味分辨自己的家族,任何外來者都會受到攻擊。
  • 在北半球溫帶地區,有幾種螞蟻專門掠奪其他種螞蟻的蛹,孵化後將它們當作自己的奴隸,這樣它們省去許多餵養幼蟲的麻煩。如紅牧蟻Polyergus rufescens)大部分工作都是依賴於奴隸完成的。
  • LeafAnt.jpg
    入侵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於世界各地蔓延,中國也發現有這種螞蟻,可能是由貨輪或進口貨物包裝帶來的,是一種危險的動物。
  • 還有一些有儲藏嗜好的螞蟻,如收穫蟻
  • 其他比較知名的品種有:黃絲蟻黑蟻長腳蟻灰末蟻等。

與螞蟻共生的動物

螞蟻放牧蚜蟲
  • 蚜蟲可以分泌出含蜜的物質,因此螞蟻將它們當做奶牛一樣放牧,為它們趕走天敵,不時將它們搬移到食物充足的區域,然後收集它們的分泌物作為食物。
  • 蟻蟋(Myrmecophilous)的幼蟲也能分泌含蜜的物質,有的螞蟻將其帶入蟻巢保護,白天移出到進食區域,晚上再帶回巢內保護。
  • 有些食蟻類的昆蟲幼蟲會散發出和螞蟻相同的氣味,使螞蟻誤以為是自己的幼蟲,因此帶回巢內,它們會偷偷地攫食螞蟻的幼蟲。

螞蟻一般可以清除動物屍體,使土壤疏鬆,有利於農業,有的種類的螞蟻可以捕食農業害蟲,如灰末蟻(PP ant)可防治柑橘葉甲,竹筒蟻Tetramorium guineense)可防治甘蔗螟蟲。但也有許多種螞蟻會危害農作物,保護害蟲,破壞建築物,甚至攻擊咬傷人。

但對建築物造成極大破壞的白蟻並不屬於蟻類,是屬於等翅目的昆蟲,縱使白蟻有些習性和螞蟻相似。

文化

酉陽雜俎·蟲篇》載:「 秦中多巨黑蟻,好鬥,俗呼為馬蟻。」《禮記》記載:「蚳醢以供天子饋食。」蚳即蟻卵,蚳醢是周朝時採集蟻蛹加桂皮,薑末等製成,是帝王食補。

唐代劉恂《嶺表錄異》卷下說:「交廣溪峒間酋長,多取蟻卵,淘澤令淨,鹵以為醬,或雲味酷似肉醬,非尊貴不可得也。」

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載《北戶錄》云:「廣人於山間掘取大蟻卵為醬,按此即所謂蚳醢也,三代以前固以為食矣。」

螞蟻自古以來是一種藥引,《本草綱目》載:「蟻力最大,能舉同身鐵,故人食之亦力大也。」又載:「益氣力,澤顏色」。

傣族至今仍用黃猄蟻(Weaver ant)卵製醬,稱為薩裏木松,傣語的「薩」就是醬的意思。

螞蟻在取食一條死蛇

注釋

  1. ^ 翟灝《通俗編·禽魚》:「馬蟻是蟻之別種,而今以概呼凡蟻,且益蟲旁為螞字,舉世相承,不知其非矣。」章炳麟《新方言·釋言》:「古人於大物輒冠馬字……通言謂大蟻為馬蟻。」
  2. ^ 周履靖《群物奇制·禽魚》:「馬螘畏肥皂。」

外部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