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中出發到三義
只能搭區間車或是莒光號
還是很開心
不過算一算去看一趟桐花季也挺花錢的停車30690+60*4+飯錢(70+80)+飲料(20+25)+小吃(75+150)=698
還好接駁車免費
昨天我們是走水美雕刻街〈三義木雕博物館、四月雪小徑〉
挺好的
我們還去了福堂餅行
呵呵我覺得試吃很大方而且好吃
《福堂古早風味餅》
古早肉餅(原味‧蒜味):早年因豬肉不易保存,常用醃製方法儲存食物,第一代曾祖父研習客家傳統「福菜」製作方式,
將豬肉切塊以糖、鹽醃製,作成古早肉餅。古早肉餅皮薄,遵循古法製作,芳香四溢,老少咸宜。
芝麻蛋黃:福堂餅行第二代研發創新口味古早肉餅,以符合時下年輕人口味(較不油膩有奶油香)!精選上等蛋黃果仁,經過特別處理,獨特風味,香酥不甜膩。
鳳梨餅:精選鳳梨顆粒,芳香四溢,其纖維組織豐富,且糖份較低,健康價值極高,口感佳,吃得到果粒喔!
白豆沙:精選特級白豆沙,口感綿密,入口即化,一口茶,一口白豆沙,可謂極致享受。
麻糬餅(紅豆‧芋頭‧綠茶蛋黃):採用上選黑豬肉加上獨特配料及烏豆沙配上香Q麻糬精製,口感香鬆滑軟,老少咸宜。
綠豆碰(原味‧咖哩):精選特級綠豆及魯肉研磨煉製而成,綠豆綿密,魯肉新鮮,搭配入味,入口即化,一口茶,一口綠豆碰,可謂極致享受。
鳳梨酥:內餡採新鮮鳳梨研磨製成,纖維豐富可口,外皮酥脆,濃濃鳳梨香,順口不膩,營養價值極高,添加奶油調製,奶香味濃郁,平日可當茶點食用。
蛋黃酥:中秋必備糕餅,酥脆外皮,配上黑芝麻,鬆軟綿密;微鹹蛋黃結實有嚼勁,口感佳,味道獨特。
肚臍餅:苗栗客家庄特有傳統口味,擁有百年歷史傳統好滋味。綠豆沙餡料香味濃郁,口感鬆棉,外型討喜,軟中帶脆,一口一個,方便好吃。據聞日據時代苗栗糖廠的日本技師,因為思念家鄉和果子的味道,就地取材製成具有兒時回憶的肚臍餅。
福堂餅行
http://www.facebook.com/pages/%E7%A6%8F%E5%A0%82%E9%A4%85%E8%A1%8C/165866716765219
http://www.ft1899.com.tw/
通霄總店
苗栗縣通霄鎮信義路151號
TEL:037-752266
FAX:037-759158
苗栗縣三義鄉公所「2011客家桐花祭」活動免費接駁車資訊
『2011客家桐花祭』苗栗縣三義鄉三義采風觀光巴士停靠站一覽表 三義火車站 至 中山橋(龍騰斷橋) 站 |
|
辦 理 單 位 |
苗栗縣三義鄉公所 |
聯絡人/電話 |
古彩緣 / 037-870520 |
路線起訖點 |
起:三義火車站 訖:中山橋(龍騰斷橋) |
接駁路線詳細行駛路段分析 |
往程:三義火車站→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水美雕刻街(三義木雕博物館、四月雪小徑)→車亭休息站、西湖渡假村→中山橋(龍騰斷橋) |
返程: 中山橋(龍騰斷橋)→車亭休息站、西湖渡假村→水美雕刻街(三義木雕博物館、四月雪小徑)→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三義火車站 |
|
停 靠 站 |
同 上 |
接 駁 計 畫 |
1.里程:18公里(往返程) 2.配置車輛數/人員配置:4輛/4人 3.頭末班車時間:09:00~17:30止平均約20分鐘乙班 4.車 輛 形 式:41人座大型巴士 5.路線圖表:如后附 6.其他注意事項: (1).『三義采風觀光巴士』不經過『勝興車站』,如欲前往請自行租機車或改搭計程車。 (2).欲前往〈三義木雕博物館、四月雪小徑〉遊客,請在(水美雕刻街)站下車,沿苗130線步行約600公尺可達。欲前往(龍騰斷橋)遊客,請在(中山橋)站下車,沿苗49線向南步行約800公尺可達。欲前往(勝興車站)遊客,請在(中山橋) 站下車,沿苗49線向北步行約3公里可達;或在(八股)站下車,沿苗49線向南步行約3公里可達。
|
備 註 |
行駛日期(100年4月23.24.30日及5月1.7.8日等共6日之上午09:00至下午17:30止),平均約20分鐘乙班車。自(三義火車站)前發車,隨招隨停。 |
『2011客家桐花祭』苗栗縣三義鄉大坑線停靠站一覽表 三義火車站 至 通宵福至興臨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站 |
|
辦 理 單 位 |
苗栗縣三義鄉公所 |
聯絡人/電話 |
古彩緣 / 037-870520 |
路線起訖點 |
起:三義火車站 訖:福至興臨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 |
接駁路線詳細行駛路段分析 |
往程:三義火車站→阿旺伯(挑炭古道入口)→桐花走廊(桐花走廊入口)→慈濟茶園入口→大坑尾→福至興臨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 |
返程:福至興臨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福興國小→大坑尾→慈濟茶園入口→桐花走廊(桐花走廊入口)→阿旺伯(挑炭古道入口)→三義火車站 |
|
停 靠 站 |
同 上 |
接 駁 計 畫 |
1.里程:20公里(往返程) 2.配置車輛數:2 3.人員配置:2 4.頭末班車時間:09:00~17:30止 5.每日行駛班:平常日0班/日;例假日14班/日 6.發 車 班 距:平均約25分鐘乙班 7.車 輛 形 式:41人座大型巴士或21人座中型巴士 8.路線圖表:如后附 |
備 註 |
行駛日期(100年4月23.24.30日及5月1.7.8日等共6日之上午09:00至下午17:30止),平均約25分鐘乙班車。自(三義火車站)前發車,隨招隨停。 |
2011客家桐花祭活動免費接駁車時刻表
100年4月23.24.30及5月1.7.8日行駛
(三義火車站發車時刻)
※ 三義采風觀光巴士
0900 0915 0935 0955 1015
1035 1055 1115 1135 1155
1215 1235 1255 1315 1335
1355 1415 1435 1455 1515
1535 1555 1615 1635 1655
1715 1730 .
※ 2011客家桐花祭活動免費接駁公車注意事項: .
1.『三義采風觀光巴士』不經過『勝興車站』,如欲前往請自行租機車或改搭計程車。
2.『三義采風觀光巴士』行經路線:三義火車站←→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水美雕刻街〈三義木雕博物館、四月雪小徑〉←→車亭休息站、西湖渡假村←→中山橋(龍騰斷橋)。
3.欲前往〈三義木雕博物館、四月雪小徑〉遊客,請在(水美雕刻街)站下車,沿苗130線步行約600公尺可達。欲前往(龍騰斷橋)遊客,請在(中山橋)站下車,沿苗49線向南步行約800公尺可達。欲前往(勝興車站)遊客,請在(中山橋) 站下車,沿苗49線向北步行約3公里可達;或在(八股)站下車,沿苗49線向南步行約3公里可達。
※大坑線
0900 0925 ☆0950 1015 1040 ☆1105
1130 1155 ☆1225 1250 1315 ☆1340
1405 1430 ☆1455 1520 1555 ☆1610
1635 1700 ☆1730 .
備註:大坑線(三義火車站至通宵福至興臨休閒農業區遊客服務中心站),其中☆ 0950 1105 1225 1340 1455 1610 1730(7班次)由通霄福至興臨休閒農業區委託業者營運;其他時刻(14班次)由新竹客運營運。
你在車上問我一個問題 現在我回答你
火車本身是不會自己變換車道的,但是如須由一線轉到另一線時,它是如何辦到的呢?原來是利用一項設備的,這個名稱是轉轍器,當列車通過轉轍器後,將轉轍器的開通方向變換後,再將列車開回來,則列車已由此線變更至另一線,如此即成功轉線了。
如照片地上漆黃色油漆的部分就是轉轍器的裝置,地上的軌尖隨轉轍器控制而改變其密靠的方向,如此即達到變換車道的目的了。
當火車由一軌道轉至另一軌道或欲進入維修車場、工廠之軌道時,在軌道上必須有特殊的佈置,以引導車輪輪緣順利進入所指定的軌道,此佈置即稱為道岔。 而道岔之構造主要包括一組轉轍器(Switch)、一個岔心(Frog)、兩根護軌(Guard Rail)、及一排岔枕,其中一組轉轍器係由兩根活動的轉轍器、一組滑板、轉轍桿、轉轍器標誌所組成。
火車進站的方法
公路上有紅綠燈鐵路有嗎??答案是有的 ,一班火車將到車站時,因火車的煞車距離至少須600M,司機員看不到車站路線配線狀況,如何判斷列車可否進站?原來他靠的就是進站號誌機,進站號誌機會顯示紅燈、黃燈、綠燈,讓司機員依號誌燈進站。
- 顯示紅燈時應停於進站號誌機外方(前方)待路線開通顯示黃燈、綠燈後,才得進站。
- 顯示黃燈或黃閃燈時應依規定60H/KM的速度進站停車或通過。
- 顯示綠燈得依最高速限進站或通過。
此張照片系顯示紅燈,故列車應停 號誌機外方(前方)待路線開通顯示黃燈、綠燈後,才得進站。
臂木號誌
用於非中央及非自動閉塞區間,為機械聯動號誌,晝間以臂木之位置,夜間以燈之顏 色表示平安號誌與險阻 號誌或注意號誌,目前花東線及支線仍使用。
列車變換車道的方法
火車在鐵路上行走時是依路線上轉轍器開通的方向,變更車道,但是你知道誰來控制車道上轉轍器的嗎?答案有三:如下
- 中央控制系統(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C.T.C)的調度所,此處行車調度員可以看到他的責任區內在正線上所有列車及車輛,他可以算準車輛經過所須時間,並依電腦系統設計扳轉轉轍器,適時讓列車行進。
調度所電腦 CTC 控制系統
- 各站值班行車站長,當總控制系統故障時,各站值班行車站長依調度員指示後將電腦系統改車站就地控制後,就可依列車經過時間適時開通讓列車通行。
值班站長監控列車進出站情形
- 當所有系統均故障時,須變更行車方式時,各站值班行車站長即派員至現場以人工扳轉,適時開通轉轍器讓列車通行。唯此項方式最易造成列車誤點,且安全上較無保障。
機械式號誌閘操作
一般站內均設有進站、出發號誌 機瞭望距離較差之車站另設有通過或 遠距號誌機,為便於操作及聯鎖、號 誌閘柄利用鐵線 (號誌導線) 集中於 一處操作,又為進路之安全,正線上 之轉轍器旁設有聯動箱,以收納號誌 桿及轉轍桿,兩者構成管轄進路之號 誌機與轉轍器之聯鎖。
傳遞路牌
係司機員與值班站長間, 行車憑證之授受,列車非取得該區間路牌(憑證) 不得向站外行駛。列車到站後,司機員應將使用過之路牌交還值班站長。
軌道構造
鐵路軌道
簡稱路軌、鐵軌、軌道等。用於鐵路上,並與轉轍器合作,令火車無需轉向便能行走。軌道通常由兩條平衡的鋼軌組成。鋼軌固定放在軌枕上,軌枕之下為路碴。
以鋼鐵製成的路軌,可以比其它物料承受更大的重量。軌枕亦稱枕木,或路枕,功用是把鋼軌的重量分開散佈,和保持路軌固定,維持路軌的軌距。
一般而言,軌道的底部為石礫鋪成的路碴。路碴亦稱道碴、碎石或道床,是為軌道提供彈性及排水功能。鐵軌也可以鋪在混凝土築成的基座上(在橋上就相當常見),甚至嵌在混凝土裏。
軌距
軌距是鐵路軌道兩條鋼軌之間的距離(以鋼軌的內距為準)。國際鐵路協會在1937年制定1435mm為標準軌(等於英制的4呎8½ 吋),世上大約百分之六十的鐵路的軌距是標準軌。這軌距又稱標準軌距或國際軌距。比標準軌寬的軌距稱為寬軌,比標準軌窄的稱為窄軌。雙軌距鐵路或多軌距鐵路舖有三或四條鋼軌,讓使用不同軌距的列車都可行駛。
標準軌
標準軌由最先使用鐵路的英國提出。設計及建造史托頓及達靈頓鐵路的英國工程師羅拔史提芬遜提出4呎8½ 吋的軌距,並成功說服火車製造商生產4呎8½ 吋(即1435毫米)軌距的機車及車輛。由於史提芬遜成功設計的鐵路是眾人模仿的對像,亦使這軌距變得流行。1845年英國皇家專員建議用4呎8½ 吋作為標準軌距。1846年英國國會通過法案,要求將來所有的鐵路都使用標準軌。除了英國的大西部鐵路(Great Western Railway)是使用寬軌之外,英國的主要鐵路都是標準軌。大西部鐵路亦於1892年改成標準軌。
有關4呎8½ 吋的軌距的來源,有人認為是古羅馬的戰車輪距。但亦有人指出可能是因為早期鐵路的軌道外側距離為 五英呎 ,而鐵軌頂寬為1又3/4英吋,故內側軌距為4呎8½ 吋。
台灣鐵路軌距 – 窄軌
台灣在清代修築台北-新竹線時選用1067毫米 ,臺灣日治時期相沿並續修至高雄,臺灣鐵路管理局的鐵路使用1067毫米 。其他產業鐵路例如糖業鐵路及聞名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則為762mm 的窄軌(標準軌的一半所以稱為5分車),日治時期花蓮-台東線原為762毫米 ,十大建設時配合北迴鐵路改造為1067毫米。金瓜石礦區使用的軌道為標準軌的1/3所以稱為3分車。新建的台灣高速鐵路、台北捷運、高雄捷運、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捷運則使用1435毫米標準軌。
彰化扇形車庫是全國僅存,同時蒸汽機車也相當罕見,蒸汽機車完成懷舊之旅後,進駐彰化扇形車庫,讓這座扇形車庫更具歷史和文化保存價值。
台鐵彰化機務段動力車庫興建於民國十一年,軌道由車庫外展如一面扇子,又稱扇形車庫,火車頭經長距離奔馳後進入車庫休息、保養,因此扇形車庫也又有「火車頭旅館」之稱。
扇形車庫位於彰化市彰美路旁,進入機務段大門先看到台鐵人員利用廢鐵自製的兩具機器人,別具特色,許多小朋友參觀扇形車庫前,都會看到機器人而目不轉睛。
進
入彰化機務段後可看到機務人員忙著保養和維修火車頭,如扇形的鐵軌透過轉盤移動,火車頭因此轉動而進出車庫,電氣機車和蒸汽機車都並列車庫。扇形車庫停放
的CK101蒸汽機車於民國六年製造,六十八年六月鐵路電氣化後停用,後經台北機廠經七個月整修,八十七年六月九日復駛成功,完成環島鐵路懷舊之旅後進駐
扇形車庫,是台灣第一輛成功復駛的蒸汽機車,另一輛蒸汽機車CK124經整修並成功復駛後,也進駐扇形車庫。
車次編碼規則
車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按行駛方向的不同以單雙數來區別。當列車行駛方向為線路的上行方向,車次的數字為雙數;反之經線路下行方向運行,車次的數字為單數。如果列車在運行途中由上行變成下行或由下行變成上行,都要更換車次。列車運行方向的上行或下行方向依以下幾個方針界定:
以首都(台北)為中心,從首都始發的列車為下行,開往首都方向的列車為上行。
在連接首都的鐵路幹線上往首都方向運行為上行,反之下行。
如果所經鐵路與首都不連通或為支線,則以朝嚮往首都的幹線方向為上行,背離首都幹線方向為下行。
飛機航班的編號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