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自華頓學院的經濟學家Betsey Stevenson和Justin Wolfers在研討會上正式發表他們關於經濟成長與快樂的論文,回應人是諾貝爾獎得主Gary Becker。論文的草稿在去年底已釋出、接受修正意見。這半個月,西方世界的主流媒體相當重視這研究。因為,這兩人批判的對象,「伊斯特林矛盾」 (Easterlin Paradox)已經風靡全球30年,影響許多在媒體與政界的大人物。

什麼是伊斯特林矛盾?

Richard Easterlin,當年賓洲大學的經濟學家,在1974年發表一篇影響後世的重要論文。他的跨國研究指出,雖然在一個國家內,平均起來,富有的人會比窮 困的人更快樂,但若比較不同國家,只要達到一定的生活水平,則比較富有的國家,並不會比比較窮困的國家更快樂,或明顯快樂許多。即使經濟成長,快樂程度也 未必會跟著成長。

為了解釋這矛盾,Easterlin認為,快樂來自於相對的(relative),而不是絕對(absolute)的富 裕。Easterlin的研究啟發了30幾年來的快樂經濟學研究方向,從總體蔓延到個體的行為。比如說,類似研究顯示,現在你買了一台iPod,並不會因 此更快樂,因為其他朋友擁有iPod Touch。如果你買了iPod Touch,你會快樂幾天,但很快這快樂就會消失,你必須持續消費,才能維持這快樂的感覺。經濟成長帶來的快樂很容易消退。所以,經濟成長不保證能帶來快 樂。

伊斯特林矛盾的重要性

如果你常看財經雜誌,一定會注意到去年許多媒體高舉「幸福 經濟」、「快樂經濟」,強調GDP象徵的經濟成長,無法反映人民真正的幸福感與生活品質。而一些重要領袖,如法國總統Nicolas Sarkozy,則公開說要拋棄GDP概念,用其他更細微的方法來量度國民的福祉。這些,也可以說源自於Easterlin的研究。

而 「伊斯特林矛盾」與衍生的概念,更彰顯了「金錢買不到幸福」,崇尚人性本質的精神力量,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透過媒體傳播對世界資源分配不均感受更深的全 球化時代裡,這概念支撐許多人互相鼓勵、互相慰藉:金錢不是萬能,消費買不到快樂,雖然富豪與中下階層的生活天差地遠,可是快樂程度未必有很大差異。宗教 領袖與勵志大師也能以此勸慰信徒接受世俗生活現況,不要欽羨、不要怨妒。

這信念讓資金流竄的全球化社會得以維繫,根據這些快樂研究的說法,我們可假設那些富裕國家的國民、或擁有較多資產的人,不過是扮演著自由經濟體系裡的某個角色。但只要晚上我有個安穩的家可歸,我們的快樂程度就差不多,我們的人生就有相差不遠的滿足。

可是,他們說,錢買得到快樂

這 聳動的標題不是我想的。在訪問過兩位年輕學者後,紐約時報的文章標題就是”Maybe Money Does Buy Happiness After All”。而Justin Wolfers也在他的部落格上說,他們的新發現推翻了伊斯特林矛盾:富有的國家,國民確實比較快樂。在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國民的快樂的確會逐漸增加。 Wolfers還補充一句說,這些研究證據讓人聯想到(雖然還有些粗糙),收入跟快樂確實有關。

為何情勢逆轉?主要原因在於,1974年 時,Easterlin無法取得足夠的資訊,去跑出顯著意義的統計分析。過了30年,又累積了許多資料,也多了許多之前拿不到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數字,還澄 清了諸如日本前後不一致的研究方法。所以,兩位年輕的經濟學家用堅強的統計數字,證明「伊斯特林矛盾」不存在。

如果Justin Wolfers是對的,我們就必須面對全球化時代徹底的不公平。少數國家與少數人不只是攫取了絕大多數的金錢、資源,他們還享有比平常人多很多的快樂。這 群人生活品質好、國家富裕、有資源,又有充分的幸福快樂。世界的另一端則是分配到極少資源的大多數人,而且多數不太快樂。

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全球化,我們很難說,人類真的比上一世紀進步。

還有什麼改善的空間?

「伊斯特林矛盾」如果被證實是錯誤的,長久之後,還會影響到國家資源的分配。經濟成長的重要性又會被強調,而「快樂經濟」的支持力量勢必會減少。

不 過,Wolfers與Stevenson得到的是統計數字,從論文草稿的圖表上,我們還是可以清楚看到,同樣等級GDP的國家,不管是 happiness、life satisfaction或well-being的平均分數,都還有很大差距。10000美元等級的末端班,快樂程度可能遠遜於6000美元等級的前段 班。這表示,除了提昇經濟實力外,也還有其他許多值得努力之處,可提昇人民的幸福與快樂。

美國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30年來,美國人感受 到的快樂並沒有隨著GDP增加而增加。這倒容易理解:因為中下階層的美國人,30年來,換算購買力的工作時薪並沒有增加。也就是說,經濟成長的果實,都讓 中上階層拿走了,但中下階層卻得直接承受工作外移的苦果。而美國連在其他國家視為基本福利的全民健保或公醫制都沒有。也難怪美國人不快樂(中國是另一個經 濟成長沒有帶來快樂的例子)。

或許,隨著更多研究重複驗證兩位經濟學家的新觀點(這可能會花掉好幾年時間),我們最後不得不確認:金錢的 確可以買到快樂。但,這畢竟還是針對整個國家、整個階層的統計數字。就人類的大腦結構來說,「快樂」的感受仍會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由一些外在條件決 定。只是,在這全球化時代,我們使用相同的Apple、Acer、Dell品牌,也免不了會跟上海、杜拜或紐約、東京的工作者比較,「相對」與「絕對」的 界線也就會越來越模糊了。

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長期研究顯示:每個人都有先天的快樂恆定指數。有人容易感受快樂,有人長期抑鬱。一時的悲喜如親人死亡、失業、結婚、生子,也只會造成幾個月的心情 起伏,很快又回復先前的穩定狀態,就如同減肥容易復胖。要調整先天體質讓自己更快樂,需要透過後天的努力。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都是常見選項,但「禪 修」應是最讓台灣社會接受的方法之一。


不過,禪修似乎不如想像中容易。我曾詢問一位前輩醫師的禪修經驗,他參加寺廟的七日禪修,早睡早起、終日禁語。他說前兩天心都定不下來,後兩天心都跑到山下去了。雖然禪修對身心的益處已得到許多研究證實,但「要把心定下來」,光是這念頭就會讓心情浮躁好久。

最近有部暢銷書「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描述尼泊爾禪師詠給‧明就仁波切成長與學習禪修的經驗。在他剛閉關時,前一年可說是人生最悽慘的時刻,所有曾經經歷的 精神症狀全部襲來。還好,他在師長的引導下順利克服,連原有的恐慌症狀也一併治好。由於身處現在社會,他有機緣認識許多西方科學家,將禪學與科學結合。後 來在腦部的精細檢查中,在他大腦主管快樂的區域,偵測到破世界紀錄的活躍程度。

同樣的研究證實,禪修可增進快樂程度,而長期禪修的人又遠 勝於初學者。不過,有些研究者曾發現禪修失控時引發精神症狀的案例(俗稱走火入魔)。雖然有更多研究認為禪修可增厚大腦皮質、延緩大腦老化、緩和身體疼 痛、減輕停經婦女的熱潮紅、改善新血管疾病糖尿病‧‧‧‧‧‧但對照前輩醫師與仁波切的經驗,顯然,禪修是一段需要學習、可能會遇到障礙的過程。

翻 閱「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時,詠給‧明就的西方經驗,讓這本禪修書就像一般科普書一樣易讀。我在教科書上看過關於意識、認知與一些精神病理的概念,在這書裡 會以另一種方式巧遇。詠給‧明就主張讀者可善用簡易的「關照呼吸」,可多做只維持一兩分鐘的「知覺練習」,認為「只要能隨時察覺正在發生的一切,就是禪 修」,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主流意見,但倒是跟精神醫學裡的「放鬆」與「催眠」的技巧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個人對快樂的感應都是獨特的,所需要的禪修或放鬆的方式不會一樣,也不會因為禪修就不需要傳統醫療。但如果你長期鬱鬱不樂,這本熱賣的書還蠻值得翻翻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