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自陳豐偉醫師的高雄精神科診所札記

http://blog.eroach.net/index.php?load=read&id=248

 

買了新的自律神經失調 檢查儀器後,每天都拿自己當白老鼠做各種試驗。我發現這儀器很敏感,對一些身體變化很能察覺,也能反應我的身心狀態。不過,也因為很敏感,所以必須在正確的環境與條件下施測,才不會誤判。我參考國外進行大型研究時的條件,整理如下:

一、 準備一張可以仰躺的躺椅,室內燈光不要太亮,施測時不可說話,可閉目養神但不可睡著

二、 施測前先靜坐5-10分鐘

三、 施測時的呼吸會影響結果,不要故意把呼吸調快、調慢或深呼吸。可試著保持在一分鐘12次左右的呼吸頻率

四、 不要挑特別累的時候施測:如很疲倦、很想睡、昨天有激烈運動、剛熬夜輪班完

五、 十二小時內不能喝咖啡或濃茶

六、 要空腹一段時間,最好空腹兩小時以上

七、 盡可能避開服用藥物的時間,尤其有些高血壓、甲狀腺、心悸藥物會影響自律神經功能(有些健康食品也會)

自 律神經檢測不只適用在精神科,對於心血管疾病、女性更年期障礙、男性性功能失調的早期偵測與治療也會有幫助。不過,適當的環境與正確的施測方式,是自律神 經檢查的先決條件。如果在不舒適的環境、沒有適當的休息就施測,心還沒靜下來,每個人做完都是「交感神經亢奮」,然後醫師、護士就開始跟病人推銷健康食品 或自費藥物‧‧‧‧‧這當然不是我們希望的結果。這些健康食品是有效果的沒錯,不過既然要測量自律神經功能了,還是盡可能的精準測量才有參考價值。

有些病人不一定符合精神科疾病的診斷標準,但會出現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用「自律神經失調」的概念來解釋,病人反而能夠接受,願意接受治療。因此,我們推出自律神經檢測服務。

小心你的自律神經活性老化像65歲

壓力會讓人的身體分泌腎上腺素、類固醇等抗壓激素,但現代社會的慢性壓力會讓抗壓激素過度分泌,損害大腦細胞,最後造成自律神經失調。而自律神經支配全身器官,所以自律神經失調會衍生失眠、焦慮、緊張、胸悶、心悸、手抖、噁心、肌肉緊繃等身體症狀,但做心電圖、腦波又檢查不出問題。許多病人看到自己的自律神經檢測報告後才驚覺應該多注意身體健康,減少壓力,注重養生,畢竟健康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以下是某位自律神經失調病人的檢測圖。如果想看健康的圖,請按這裡

 attachments/201001/5023497076.jpg

(自律神經活性會隨著年齡降低,越低越不好。自律神經活性老化如65歲,表示跟台灣65歲老人的平均值一樣)

有科學基礎的自律神經檢測

自 律神經檢測的原理是「心率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已經有相當多關於心率變異的學術文獻證實和身體健康相關。為了確保檢測的精確度,我們採用了跟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台灣的自 律神經研究專家一樣的儀器,而這套儀器也獲得了國家生技品質獎章。

現在,每天都有人來找我做自律神經檢測。精神科藥物可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當然,每天運動 、保持充足睡眠、生活規律、清淡飲食也能幫助對抗壓力。壓力引起的自律神經失調如果不認真處理,最後可能會惡性循環變成嚴重的憂鬱症、焦慮症。如果你身邊的親友出現這些問題,請提醒他們別輕忽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attachments/201001/4420491125.jpg

治療建議:

  • 嚴重症狀,應服用抗憂鬱劑,療效最佳
  • 輕症病人,可服用低劑量抗焦慮劑、健康食品、高單位維他命
  • 另可考慮放鬆訓練 與心理諮商

 

 

 

 

 

 

 

許多病人長期出現失眠、煩躁、焦慮、頭痛、頭暈、胸悶、心悸、發麻、手抖、情緒失控、噁心、想吐、肩頸酸痛、肌肉緊繃、喘不過氣、喉嚨梗塞或一 些難以形容的身體異樣感覺,在醫院做各項檢查找不出原因,有些醫師會說:「你可能是壓力太大造成自律神經失調」。但,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呢?

為什麼我們要說「自律神經失調」?

導入「自律神經失調」的概念,能協助病人更容易瞭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長期壓力會讓抗壓力的類固醇或腎上腺素不斷分泌,如果壓力沒有排解,會導致大腦與神經系統的失調」、「自律神經管轄範圍包含全身器官以及汗腺、血管、肌肉,所以你會覺得全身不舒服」,簡單易懂,同時還能讓病人注意到許多問題來自於「壓力」,積極調整生活方式。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治療嗎?

自 律神經失調用「健保」就可以治療。例如「血清素的藥」可以治療憂鬱症,是因為這些藥物可以「修復」因為壓力受損的大腦神經細胞。最新研究顯示,「血清素的 藥」甚至可以改善中風病人的復原狀態,自然也就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治療自律神經失調,不需要花很多錢看自費,享受你繳的健保費的資源就行了。

除了藥物之外,多做運動、適度補充健康食品,也有助於神經細胞復原。充足睡眠、規律生活、適度放鬆舒壓,配合看診找出適合你的藥物,就有機會大幅改善你的自律神經失調。

要考慮「自律神經檢測」嗎?

目 前最有科學證據的「自律神經檢測」,是運用HRV (Heart Rate Variability) 原理計算「心跳變異」,推估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功能,經由歐洲心臟科醫師證實可預測心血管系統的未來狀況,在台灣則由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郭博昭教授進 行一系列研究與研發,奠定其科學與實用的基礎。「自律神經檢測」是一項客觀的「參考」,對醫師判斷病情與藥物會有幫助,也可幫助病人瞭解自己。

又:測量「心率變異」沒有侵入性,不需抽血,只需要安靜坐著不說話五分鐘。

「自律神經失調」是「症狀」,要針對「病因」治療

研究證實,連續失眠五天,自律神經功能就會變差。當然,承受長期壓力的人也會「自律神經失調」。以現代人高壓力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不健康的睡眠與飲食生活習慣,許多人測量「心率變異」後,都會跑出「自律神經失調」的結果。

許 多人會問:「醫師,我是自律神經失調還是憂鬱症?」其實很多精神疾病,或單純壓力過大,都會併發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跟嚴重失眠、憂鬱症、恐慌症、 焦慮症、強迫症、躁鬱症都有可能一起出現。婆媳問題、夫妻失和也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最好還是經由專業精神科醫師問診,提供全面 的治療策略,才能加速復原,減少復發機率。

前幾天有位病人問我:「失眠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嗎」?我說:「有時有關」。她又說:「有鄰居介紹我去外縣市看自律神經失調,可是一次拿藥要自費三千 多元,我覺得很貴,就沒有去」。我告訴她:「那位醫師一次會開很多藥,而且已經退出健保,所以要花三千多元,妳自己決定要不要去」。

也有病人因為上網查詢某特殊療法,說自律神經失調一個療程要兩三萬元,付不起,只好來看健保。也有病人為了治療自律神經失調,一個月健康食品要花兩千元,後來覺得負擔太重,又轉回看健保。

前 一位開藥開很重的醫師,有很多病人。後一位開藥開很輕但要病人買健康食品的醫師,也有很多病人。這反而說明一件事情: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本來就沒有「一定 要怎樣比較好」的方式。藥物或健康食品,對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都有幫助。有些病人對一般藥物反應不好、或症狀比較複雜,吃第一位醫師的複方藥物,就會覺得比 以前看健保好多了。有些病人對藥物反應敏感,吃太重的藥物反而不舒服,就會覺得後一位醫師的處方溫和,剛剛好。

有些病人會問說:「醫生我 是自律神經失調還是憂鬱症?」甚至有些病人已經是症狀非常明顯的恐慌症,還會問說:「醫生我不是自律神經失調嗎」?事實上,自律神經失調會存在許多疾病, 包括糖尿病、長期疼痛也會。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畏懼症、嚴重失眠都可能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而長期壓力,如工作、婚姻、親子、經濟上的問題, 也會惡化自律神經系統。如果只知道自律神經失調,不去瞭解產生疾病的原因,到最後可能就真的會變成藥物依賴,很難離開醫生了。

看健保可以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嗎?當然可以。去找離你住的地方比較近的精神科診所,每一位醫師都可以處理你的自律神經失調。除了藥物以外,有氧運動、放鬆訓練(腹 式呼吸、瑜珈、氣功)、心理諮商、規律生活、正常睡眠,以及許多我一時想不到的方法,都有可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減少過度壓力,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從事 能讓自己投入的休閒、嗜好,都能協助自律神經系統恢復平衡。

目前台灣大部分診所依據「心跳變異」(Heart Rate Variability)評估自律神經功能,在學術圈已經有許多相關研究。至於其他檢查方式或治療模式,如果費用高昂,建議可上醫學期刊網站如MEDLINE 查詢是否已經過學術界驗證。當然,有些實驗中的、新的治療模式或檢查方法,國際期刊還查不到,這就要靠你自己判斷了。

不同病人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差異很大,沒有一定有效的治療方法。耐心地把症狀與病發的前因後果跟醫師說清楚,加上靠意志力改變生活習慣,才有機會盡快復原吧。

最近有兩篇創新的重要研究出爐:

第一篇取用來自美國、歐洲、亞洲的數據,經過嚴謹的分析後證實,在追蹤十一年後,原本身體健康的人,如果有焦慮症狀,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高出25%,造成心因性死亡的機率增加50%。

第二篇研究來自50000個徵召入伍的瑞典年輕男性的軍醫檢查,在追蹤了漫長的三十七年後證實,「憂鬱」並不會讓你多得到冠狀動脈疾病,但「焦慮」會,增加了100%。

這兩篇研究的重要性在於:研究者的資料來源廣泛、追蹤時間長,而結果遠超出原本想像。「焦慮」對身體狀況的影響之大,值得每一位內科醫師都要把焦慮症狀列入初診時一定不能遺漏的問題。

在 進一步研究證實之前,我們只能「假設」----雖然這假設應該會有許多人相信----降低焦慮症狀,可以減少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延長他的壽命。而 「壓力」往往是導致長期焦慮的最明顯原因。以後我們也可以更振振有詞地拒絕高壓力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因為如果沒有命了,就算能得到一切,又算得了什麼?

目前台灣在精神疾病的資源大多放在精神分裂症與憂鬱症,但從「國民健康」的角度來看,「焦慮」更需要我們注意。而藥物治療只是改善焦慮的一部份,生活形態、工作方式、社會壓力、人生觀對「焦慮」與否都有很大影響,整合性、全面性的健康促進模式才會奏效。

當年輕人突然胸悶、心悸、心絞痛或因為情緒問題血壓飆高時,做心電圖、心臟超音波檢查往往都是正常的,但由以上兩個研究來看,其實這時候你的焦慮症狀已開始侵蝕心血管系統,只是這作用太微細,所以現有檢查找不出證據。

這兩個研究讓我想起,一開始我會注意到「自律神經檢測」,是因為同樣是來自歐洲心臟科醫師的研究,證實若以「心率變異」來測量「自律神經失調 」,則「自律神經功能低下」的心臟科住院病人,未來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而健康的人若自律神經功能低下,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一樣較高。臨床經 驗上,「自律神經失調」跟焦慮症狀高度相關。而我會決定買自律神經儀器的關鍵是:我在開業壓力最大時測量,結果自律神經活性糟糕如七十歲老人,這讓我覺得 「心率變異」似乎有些道理,也因此更加注意運動、養生,才讓「心率變異」測量值逐漸接近正常。

目前許多台灣醫師已習慣對檢查不出問題、但 有胸悶、心悸、緊繃、頭痛、頭暈等身體症狀的病人說:「你這是自律神經失調」。從以上所提到的研究來看,這說法有些道理,但最好再加上:「你可以試著多運 動、做些可以放鬆自己的事情。」不過,我們最好別把「自律神經失調」做過度解釋,測出「自律神經失調」的結果就把一切問題歸咎給自律神經。畢竟,在醫學 界,這還是「實驗中」的項目。我們可以當作參考,激勵自己舒壓、多運動,改變生活方式,這才是降低 「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最根本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