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晚我為全民健保的事情和你吵翻天

呵呵........今天一查 我不知道要說什麼還是不要說好了

就讓這件事情不要再煩惱我們快了的生活吧

儘管我很討厭你的天真

全民健康保險,一般簡稱為「全民健保」或「健保」,是中華民國(台灣)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所實施的全民醫療保險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台灣,原本只有勞工保險(勞保)、農民保險(農保)、公務員保險(公保)等醫療保險,無法照顧到全體國民。為增進全體國民健康,台灣於1995年3月起,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以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主要法源依據為《全民健康保險法》。

最大權益

健保制度平時為僅發揮政府補貼一般疾病之功能。最大效益則是發揮在病患一旦罹患重症和癌症,除了病床費用須自費及少部份由政府補貼,所有的治病醫療 費用幾近得享全額補助。此制度的優點在於,若國民若身患重病,可以大幅減少家庭及個人財務負擔。但由於醫療給付是採取總額預算的計算方式,醫院及醫療提供 者必須在提供醫療服務外,耗費非常多的人力與資源與全民健保局就給付點值,申請流程,申復作業,健保資料匯整等行政工作,進行討論與溝通。

  制度

全民健康保險唯一辦理及管理機構,是行政院衛生署下轄的中央健康保險局(簡稱中央健保局),為一官方機構。此種「公營單一社會保險制」的醫療照顧體系(health care system),則類似加拿大的制度。

全民健保將在中華民國設有戶籍者,除特殊情形(如服刑中、失蹤達半年以上及因長期出國而申請停保者),均納入強制加保對象,且依身份分為六大類:

  • 第一類:有僱主之公民營機構員工。
  • 第二類:無僱主但有加入同業工會之人。
  • 第三類:農漁業從業人員。
  • 第四類:服兵役及替代役人員。
  • 第五類:合於法規規定之低收入戶。
  • 第六類:榮民及其眷屬和不屬第一至第五類之人。

各類均有各自的投保單位,納保對象向投保單位申請加保後,每個月要繳交一定的保費,有的投保單位全額或部份負擔納保對象的保費。保費會上繳到健保局,而健保局會透過投保單位發給納保對象一張卡片,此卡片稱為「全民健康保險卡」。2004年1月起改為IC晶片卡(智慧卡),之前則是需要蓋章的紙卡,每蓋六章又要更新補發一張,以現在看來的確是很浪費資源人力又不環保的做法,尤其是對需要長期或定期醫療需求的保戶而言。當納保者到有參與全民健保的醫療院所就醫時,可以只繳納部份的醫療費以及藥物費,醫療院所則憑納保者的就醫資料向健保局申請費用。

但並非每一種病症均可獲得健保的給付,如多數整形手術,而也非每一種藥物及醫療器材均可獲得健保給付。是否給付及給付的額度由健保局訂定,但常會出現「該給的錢不給、不該給的卻沒擋住」、「為了省小錢、造成更大醫療浪費」及「認真審核其實只是做白工、隨便審核還比較划算」的問題。

  問題點

台灣的全民健保為世界許多國家讚許;但事實上健保局有入不敷出的問題,醫院獲得的健保給付也難以維持基本品質、合理勞動條件及充足設備。因此健保局積極規劃一點五代健保及二代健保,期望能解決財務問題。

醫療品質問題
許多醫師指出健保制度給付過低,讓高價的藥品及醫療器材退出健保市場,甚至缺貨或退出台灣市場(有時就算病患想要自費購買,也不一定買得到);有 些藥品及醫療器材可以採用低成本者,但有些不宜在品質上妥協,否則輕則造成較嚴重的副作用、重則增加病患死亡率,低劣品質藥品及器材造成健保更大浪費的現 象也經常發生。到了2009年,健保局也認為健保局給付藥價沒有多少調降空間。(但醫院在藥品採購上獲得的超額利潤,很多會拿來補貼其他方面虧損)例如邱小妹事件要求轉院的醫師被批評,但實際上該院當時根本沒有適合的病床,要求轉院才是有醫德的表現,真正的問題在於醫療器材不足,醫生硬要動手術只是殺人。
壓榨人力問題
健保實施與醫院的配套措施加深了護理工作壓力大、工時長、薪資低的問題,壓榨護理人員也會對病患權益造成負面影響[1];各醫院為了省成本也缺乏專業的麻醉師,被批病人性命過於廉價;目前年輕一代的醫師也開始被壓榨(醫師是醫院裡面最晚受到壓榨者,如果連年輕醫師都會被壓榨,可知醫院勞動條件惡劣)[2]。但健保局、醫界大老、監督健保的民間團體及輿論只會以「醫德」回應不滿意見。
中小型醫院因病患流失,難以維持營運
合理的醫療體系,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中小型醫院及診所作為基礎。但是健保局推行轉診制度並不成功,導致病患小病買成藥,大病直接往大醫院跑,反而使得許多中小型醫院及診所無法達到維持營運的經濟規模。[3]
高風險專科缺乏新血
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專科醫生風險高、負擔重,但全民健保的給付明顯沒有反應這些專科的風險及負擔,使得這四科難以招收足夠新血及人才,被稱為「四大皆空」。[4]
給付制度難題
健保局有意在部分疾病引入DRGs制度,依照這個制度,只要是相同病的病人,健保局都會給醫院相同金額的給付;這是因為過去的制度逼醫生選擇會不 虧錢,而非對病人有利的醫療行為。但此制度缺點很多,由於同一種疾病的治療難度因人而異,許多民眾及醫療人員認為就算這個制度設計再好,也會出現以下副作 用:醫院更想拒收較難治療的患者(如高齡者、病情複雜者,雖然說此制度會給予這些病患較高給付)、病患過早出院、醫學中心被重症病患擠爆。DRGs制度對 於醫療費用高漲的美國效果好、缺點少;但在台灣健保早就實施總額給付、給付金額又低於合理價的情況下,DRGs制度只是傷害病患及增加醫院的文書負擔,並 沒有節省經費的效果。
醫院及健保局互相搶錢
健保局努力審核各項醫療支出,期望砍除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但醫界經常抱怨健保局故意刪除必要的醫療支出,甚至也有審核醫療支出的行政成本過高、反 而不值得的說法;而醫院及醫生也是努力避免虧損,例如以藥價差(藥價黑洞)及詐領健保費獲利補貼虧損項目;檢調司法在調查處罰不肖醫生方面,離勿枉勿縱也 有一段距離。而更誇張的是,健保局砍醫療支出砍很大的行為,讓許多醫生抱怨,他們只敢在患病機率很高的情況下才願意安排檢查,會延誤一些看似沒那麼危險的 病人的病情。[來源請求]
僑民黑洞
僑居海外的中華民國國民,可以短暫「帶病回國」繳一兩次保費,就能利用健保制度獲得廉價的醫療服務之後出國前再「退保」就好,健保局的分析發現其中有漏洞:全台民眾平均每繳交一元的健保費,可獲得一點一元的醫療費,但這些僑民,平均每交一元保費,卻吃掉一點七元的醫療費。[5]已經在研擬針對這些僑民補上漏洞,減少健保虧損。
中國大陸人士加保黑洞
外籍人士(如外勞)及一些符合條件的中國大陸人士可以加保,但對中國大陸人士過於優惠,比僑民黑洞更不合理,由於馬政府有意放寬中國大陸人士加保條件,因而引發高度不滿。[6][7]
健保調漲困難
台灣的政治人物都知道健保費必須定期調漲才不會虧太多,但是他們在野時都會為了討好選民反對多數健保費調漲方案。雖然仍有一些調漲方法支持率高(如調漲僑民及非台灣人的保費、追繳欠費大戶),但仍然不夠。
健保費率不公
中華民國的稅制、健保費都有劫貧濟富的問題;主要原因包括資本利得並不算在所得裡面徵稅,而恰巧有錢人跟一般人(中上階級以下)收入的差別主要是在資本利得。但是目前政府想要推動的二代健保、仍然沒有對重要的資本利得徵收健保費。
各醫院病歷與用藥記錄不互通
各醫院為防止誤診,也為了增加醫院的營收,會將病患該做的檢查全部重頭來過,即使是轉診前已經做過的撿查也一樣。這代表健保必需額外負擔這些檢查的費用。

虧損

全民健康保險自1995年開辦起,屢次傳出財務虧損的狀況,衛生署屢次提出調漲健保費的建議呈上立法院,但是立委以及中央政府機關深怕調漲健保費將會引起民意上的反彈,於是常常遭到駁回。

長期以來,健保總是負擔龐大的債務,一方面又屢獲民眾的讚賞與支持,而政府卻漠視健保虧損嚴重的問題,被認為政府拿財務危機換取人民在選舉上的支持。地方政府長期欠費(就以台北市就欠下150億元新台幣為最大宗)加上民意代表常常以爭取人民的「福利」為由屢次擋下衛生署所提出的調漲健保費率,使收費不能增加之下隨著醫療需求不斷的增加,健保虧損的黑洞隨即愈來愈大。

有些民代認為健保局人員過多、優渥的待遇薪資,也是虧損主因,但是健保局表示員工薪資與國營事業公務員相比並無過高,不能以健保虧損的制度性原因反向推演說福利過高,因為健保局是準政府機關,受法律約束和國會制約無法憑自己意志經營和收費,有些公務員的工作比健保局輕鬆,但是因為不涉及金錢所以沒有一個數字化的績效,就無人說該類公務員薪資過高,健保局因為涉及金錢運作又剛好虧損,就被民代抨擊說薪資過高,這是有比較標準上的謬誤。

爭議

2008年中央健康保險局虧損將近300億元新台幣,而年終獎金卻高達5個月,引起民眾反彈,後將年終獎金改為1.5個月。

2009年研議將中央健康保險局歸類為政府機關,不再成為國營事業。

2009年底-2010年初,新任衛生署長楊志良要求調漲健保費用,但遭到行政院長吳敦義喊停,被懷疑是為了2010年立委補選所做的「政治行為」。而後楊志良宣佈辭職但獲慰留,而後健保費用調漲計劃啟動。

歷任中華民國中央健康保險局總經理

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ll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