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卻仍然做長距離快速且用力的刷洗 如此容易造成 牙肉萎縮 或 齒頸部磨耗 而在牙根表面留下刻痕 這也是不對的 將牙刷刷毛以
45度角朝向牙肉輕輕地貼在牙齒與牙肉的接縫上
每兩顆牙做15次的短距離來回橫刷後再換下兩顆如此的刷牙就像按摩一樣 除了可有效去除牙肉旁的牙菌斑,
預防牙周病、蛀牙 又可避免因刷牙造成的傷害
你何樂不為呢?
此外 刷牙順序也相當重要
給自己訂個固定的刷牙順序
先以一般患者刷牙的方式與貝氏刷牙的方式做對照。首先,先由患者示範平常刷牙的步驟。患者是先由下排後面的牙刷起,然後再刷正面的門牙及咬合面,之後刷另 一側的後牙,下排牙齒都清潔完後再刷上排的牙齒,上排的牙齒也是由後側的牙刷起,再刷到正面的門牙,正面門牙以垂直的方式做清潔,最後,再刷另一側的後牙 及牙齒的內側即完成整個刷牙的過程。
在刷牙時上、下排的牙齒可由同一側(如左側或右側)刷起,刷頰側的時候嘴巴盡量合小這樣牙刷頭才有辦法伸到後面,在刷牙齒時要注意,牙刷以45度角的方式做清潔,牙刷的毛一半要在牙齦上一半在牙齒上,因為刷牙不只是在刷牙齒而已。
在清潔時以兩顆牙為單位牙刷來回移動清潔,來回刷十次之後再把牙菌斑往下刷(上排牙齒往下刷,下排牙齒往上刷),再依序往前及另一側的牙齒刷,刷牙 齒表面時要輕輕的力道不需太大力,因為如果刷的太大力會把牙齒的琺瑯質刷薄,琺瑯質一旦變薄在吃冰的或冷的食物時就容易酸軟或敏感。在刷咬溝、咬合面時就 可以稍微大力一點,因為這是一般民眾最容易蛀牙的地方,刷內側面時同樣是以45度角的方式兩顆牙齒來回清潔,牙齒來回刷十次後同樣再將牙刷輕輕的往下刷可 把牙菌斑刷掉,刷到臼齒及犬齒的交界時因牙齒呈現彎角較不容易清潔,此時可將牙刷轉成垂直的角度,單顆單顆的清潔同樣的也是來回刷十次,刷到另一側的小臼 齒時可再轉回與牙齒平行的角度清潔牙齒的咬溝。
所以,從以上刷牙方式可以看出刷牙其實有一個固定的順序,首先先刷完外側面的牙齒,其次刷牙齒的咬溝,最後再刷內側面及另一側的咬溝。要刷下排牙齒 時再將嘴巴合起,從頰側處刷起,刷牙的方式與上排的一樣,不過下排牙的內側面因為有舌頭可能較不容易清潔,只要將牙刷擺對位置一樣也可將牙齒清潔乾淨,要 注意的是下排牙齒門牙內側較容易有結石,在刷牙時要特別注意,等到最後排牙齒都清潔乾淨了再將舌頭刷一刷,口腔的清潔就到一段落了。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刷牙方式,可能一開始會不太習慣,所以在家裡時可以照著鏡子刷,一方面可以知道自己的刷牙位子有沒有正確,另一方面也可以檢示自己刷牙有無依照著步驟刷,是否跳著步驟在刷導致有些牙齒遺漏沒有刷到。
牙間刷,是一種由二或三根金屬線將尼龍毛束綑結起來的小毛刷。您可在很多藥房、藥妝店、量販店、百貨公司,甚至網絡購物廣告,都常發現它。您可知道牙間刷是用來做甚麼?又如何使用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功能?
告訴您,牙間刷是口腔清潔的一種輔助工具,要了解牙間刷使用的方法及如何正確使,必須先了解為甚麼要用牙間刷?
引起齲齒及牙周病的罪魁禍首就是牙菌斑。牙菌斑是指黏附在牙齒周圍的細菌群落。口腔內的細菌很容易會黏附在牙齒表面,若沒有刷牙或沒有將這些細菌清除,細
菌將隨著時間的拉長而大量增生,就會在牙面上、牙縫間,又特別是接近牙齦邊緣處形成不規則形狀的透明、半透明或白色的鬆軟黏膜,通稱為牙菌斑。有研究指
出,1毫克的細菌含有多達2億個細菌,而細菌的種類也可多達三、四百種。
牙菌斑可以用牙刷、牙線及牙間刷等潔牙工具將它清除。要注意的是,牙菌斑在形成10多個小時後,會在唾液的共同作用下,逐漸鈣化,最後形成又黏又硬的牙結石。當牙結石形成後,就不容易自行用牙刷等潔牙工具將它去除。
牙間刷是口腔清潔的一種輔助工具,雖然它有不錯的牙面清潔效果,但它不能完全代替牙刷的清潔工作。
很多人認為:牙間刷的使用,主要是清潔牙縫隙間的垃圾,或是食物的殘屑,這完全不正確。牙間刷是用來清潔相鄰牙齒間的食物殘屑外,它更重要的功能是清除相鄰二側牙面上的牙菌斑。
牙間刷的使用非常簡單,動作只有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將牙間刷送入牙縫,緊貼一側的牙面,做前進後退的動作。要特別注意的是,做前進後退的動作時不可用力。否則,牙齦很容易受到傷害,而牙間刷也很容易報廢。
牙間刷的使用,不但可以預防牙周病,更是預防牙根蛀牙很重要的工具。要達到預防牙周病,牙間刷必須貼近牙面靠近牙齦部位,盡可能清除牙面,甚至牙齦溝內的
細菌。若要預防蛀牙,牙間刷除了須貼近牙面,清除相鄰牙面的牙菌斑外,更要注意清潔牙齒間的鄰接點,也就是牙縫的頂點部位的清潔。
牙間刷的使用要達到去除牙菌斑的效果,必須如牙刷一般,每一牙面最少清潔10次或以上。對於較大的牙縫,牙縫呈三角形,就需要清30下以上,方能去除絕大部份的牙菌斑。
牙間刷的使用時機,一般是在吃東西以後,但最好是在睡前刷牙以後,正確使用牙間刷最能發揮預防牙周病及蛀牙的效果。
下一次上百貨公司或採買口腔清潔工具時,不妨選一適合您牙縫大小的牙間刷,在使用牙刷後再加上牙間刷,您會有不一樣舒服的感覺,要注意選大一點的牙間刷,清潔效果更有效啊!可以向蛀牙及牙周病說再見了!◇
「洗牙」的學名是「結石刮除」,就是利用器械,把附在牙齒表面上的牙結石除去,這些牙結石除了有礙觀瞻外,由於表面粗糙,細菌很容易附著在上面,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便是牙周病的元兇,可引起牙齦炎、牙周炎,所以「洗牙」是預防及治療牙周病的方法之一。
「洗牙」依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可分為兩類:
(一) 超音波洗牙,利用超音波震盪原理,迅速、方便可除去大部分結石,一般牙科診所多用它作為除去牙結石的器具。一般所說的「洗牙」,大多指超音波潔牙。
(二) 利用牙周刮子除去齒齦下牙結石,由於比較花時間,操作者須接受特別訓練,一般牙科診所使用機會較少,多用在清除牙齦下結石。
二、牙齒太黃,能否洗白一點?
牙齒顏色以來源區分,可分內在、外在因素,所謂內在因素,就是牙齒組織結構的顏色,外在的因素如咖啡、茶等色素或銅離子等附著在牙齒表面,洗牙只能清除牙齒表面附著的牙結石及色素,對牙齒本身顏色則不能改變,若您的牙齒本身是黃色,洗牙是不能把它變成雪白的。
三、「洗牙」會破壞牙齒組織?
您可知身體中最堅硬組織在那?是骨頭嗎?不!是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它的硬度是骨頭的三至四倍,故一般器械在正確使用中,根本奈何不了它,更不會破壞牙齒組織。
四、「洗牙」會把牙縫變大嗎?
牙與牙之鄰接面間,有個三角形小縫,正常時是被牙齦滿滿充塞住,但當口腔衛生不好時,牙菌斑、牙結石就沉積在這 裏,會造成牙周組織之破壞、萎縮,但外表與正常無多大差別,這是由於發炎的牙齦有腫大現象,把原有的牙縫填塞起來,這一連串過程是連續、靜悄悄地進行。而 當牙醫生除去牙結石、牙菌斑後,牙齦回復健康狀態,牙縫自然就露出來;另一方面,一些不健康的牙縫本身就被牙結石佔據,牙結石一除去,牙縫也自然露出來, 所以這些原因都造成病人的錯覺,以為洗牙後牙縫變大了,其實「洗牙」只是將一時的問題顯露出來,而非製造問題。
五、應隔多久到牙科診所「洗牙」一次?
破壞牙周組織、造成牙周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牙菌斑能在二十四小時內從無至有。預防及治療牙周病主要靠每天 清除牙菌斑。而「洗牙」主要目的是除去牙結石,使牙齒表現光滑,以利牙菌斑之清除。因此,預防牙周病根本之道並不只靠到牙科診所「洗牙」,而是每天使用刷 牙工具,保持口腔衛生。一般「洗牙」,間隔是半年至一年,視牙結石形成速度而定。
六、超音波洗牙有什麼禁忌症?
1.患有血液方面疾病:「洗牙」可能使牙齦造成輕微傷口,對患有凝血功能異常的疾病(如血友病)、血液惡體質(如白血病、無顆粒性白血球過多症等)以及服用抗凝血藥物時,會造成凝血不易,容易被細菌感染。
2.裝有心率調節器病人:心率調節器是以調整心跳短暫或長期有問題的病患,裝置在病患皮脂下,遇有強大的磁場、電場或電磁場都會影響它正常的功能。而超音波潔牙機原理正是利用磁場改變,使洗牙頭振動,除去牙結石,所以潔牙機亦會影響心率調節器運作,導致心臟功能失常。
3.曾患有細菌性心內膜炎,裝置有膺復心瓣、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其他心瓣性心動脈瓣狹窄、僧帽瓣脫出症候群、僧帽瓣閉鎖不全等患者,由於洗牙時,會造成或大或小傷口,細菌可能從傷口進入血液,經循環到達心臟,造成心內膜炎,破壞心內膜或心臟瓣膜。
4.孩童:超音波洗牙因藉著振動原理,清除牙結石,會影響組織的正常生長,孩童因口腔內各組織正旺盛生長中,故不宜接受此種洗牙方式。
5.慢性肺部疾病:洗牙時所形成的微小水珠,會刺激氣管痙攣,可使呼吸道堵塞,同時,此類病患,常有黏稠分泌物存在呼吸道上,容易吸收水份,體積變大促成氣管完全堵塞。
如果有以上情形,應該主動告知牙醫生,讓牙醫生作適當處理。
文/台灣榮民總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
刷牙方法/面面俱到 橫刷直刷都可以
刷牙到底該怎麼刷?張醫師推薦貝式刷牙法,一次刷兩顆,斜45度角,每顆牙的每個面至少刷10到15次;有人橫刷太用力,刷到牙齒出現橫紋,有人直刷太用 力,把牙齦都刷到萎縮了,所以到底刷牙該橫刷或直刷,其實只要每個面和縫都刷乾淨,認真刷,橫的、直的、圓圈的刷都可以。
開業牙醫師黃怡豪表示,每天至少應該刷牙二次,分別是早餐後及睡前,有人認為飯後漱口即可,事實上,漱口只能把大的菜渣、飯粒清除,對於牙菌斑、細菌等並無作用。
牙刷選擇/寧小不大 鑽石型最不可取
張文建議選牙刷「寧小不大」,太大刷不到後面,鑽石型最不可取,毛刷要軟,「長度以門牙2到3顆寬為準,寬度以3到4簇毛為準」,有人乾脆都用兒童型牙刷,但是涵蓋面不夠,可能要花兩倍時間才能刷完。
牙刷的刷毛沒彈性了,有凹折了,或者顯示型的顏色變了,都應該馬上換。市面上賣大包裝的牙刷,一大包都同款,可是因為每個家人的嘴巴大小、口腔大小都不同,使用仍應因人而異。
牙線使用/牙線棒 不能取代牙線
「刷牙只是基本,完整的清潔必須包括使用牙尖刷和牙線,否則清潔就不算完成。」
牙縫大者,刷完牙後要用牙間刷,用完牙尖刷還要用牙線;牙縫小者,刷完牙後用牙線,必須以?字型包住每顆牙齒的兩個側邊,各刮4到5次,用過就要換。
很多人都嫌用牙線麻煩,想以牙線棒代替,但牙科醫師強調,因為牙線棒不能清潔到後排牙,所以不能用來取代牙線,除非年紀大,眼睛不好或難以用力,才退而求其次,否則仍應用牙線。
如果牙縫特別緊,可選用含蠟的牙線,較滑順容易使用。
牙間刷使用/碰到鐵管 就該換新的
牙周病患者、牙齒間隙大或配戴齒列矯正器等牙齒裝置者,用餐後都應使用牙尖刷清潔。
將刷頭放入牙間空隙或牙齒與齒科裝置之間的空隙,然後以前後的方式移動刷頭,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殘渣。若間隙夠大,就輕輕旋轉牙間刷,增加清潔效果。在刷的時候要貼近牙面,由前到後做清潔,且牙齒的內外側都要清潔到。
牙尖刷不能拿來硬鑽過牙縫,通過牙縫時應感覺還有點空隙才適中。如果感覺牙齒碰到鐵管,就表示該換新的了。一般建議用長柄牙尖刷,短柄適合攜帶用
一、牙齒分六個區十六個面。分區是為了在刷牙時明白刷牙的部位,具體是單頜前牙為一區有唇舌側兩個面,兩側後牙各為一區有唇舌頜三個面,這樣單頜三個區,總共為八個面,而上下頜加起來就有六個區十六個面了,這也就是“面面俱到”的“面面”。
二、刷牙用100克力,就是牙刷放在牙齒上的感覺。刷牙如果太用力,刷毛的尖端就會刺痛牙齦,這樣在刷牙時就讓開了牙齦與牙齒的連接部分,造成食物殘渣容易積存的地方沒有刷幹凈的現象。
三、用顫動的方法刷牙。使用顫動的運動方式可以讓刷毛尖部與牙面良好結合,刷洗時毛尖在牙面小範圍旋轉清潔牙面,避免長距離運動對牙齒表面不均勻的磨損。顫動時,刷毛尖端可以輕輕進入牙齦與牙齒的連接部分,在按摩牙齦的同時將最不容易刷幹凈的地方清理幹淨。